第2182章 尸易无限(87)(3 / 8)
仅是对历史的尊重,更是对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守护。我们希望通过跨国合作,让丝绸之路的‘文明之火’永远燃烧,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。”
林深的发言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为他颁发了“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杰出贡献奖”,以表彰他在丝绸之路文物保护和研究方面做出的卓越成就。
从巴黎回来后,林深回到了敦煌。他带着父亲的日记和那几块黑石,来到父亲的墓前。“爸,我完成了您的遗愿,找到了‘文明宝库’,还联合沿线各国,共同保护丝绸之路的文物。您当年追寻的文明梦想,如今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的共同事业。”
夕阳下,敦煌的戈壁滩被染成了金色,林深站在墓前,仿佛看到了父亲的身影。他知道,丝绸之路的文明探索和文物保护之路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但他会带着父亲的期望,带着对文明的敬畏,继续坚定地走下去,让丝绸之路的文明之光,永远照亮人类的未来。
敦煌的风沙总是来得悄无声息,林深离开父亲墓地时,衣角已沾了层细沙。他握着那块刻有“林”字的黑石,指尖反复摩挲着纹路,仿佛能触到父亲当年考察时留下的温度。回到博物馆的临时住处,他将父亲的日记和黑石小心翼翼地放进樟木箱——这箱子是母亲当年收拾父亲遗物时留下的,如今成了他存放重要文物和资料的“百宝箱”。
刚整理完,手机突然响起,是“丝绸之路跨国文物保护联盟”的工作人员打来的:“林教授,伊朗的穆罕默德教授发来了紧急邮件,说塔克·伊·布斯坦遗址附近出现了可疑人员,疑似盗墓团伙,他们已经开始在遗址周边活动,请求我们尽快派人支援!”
林深的心猛地一沉。塔克·伊·布斯坦遗址出土的“文明宝库”文物虽然已大部分转移,但遗址本身仍有大量未发掘的区域,且“文明宝库”倒塌后,部分深埋地下的文物痕迹仍可能被盗墓贼觊觎。他立刻回复:“我明天一早就出发前往伊朗,你通知联盟的应急小组,让他们携带专业设备提前抵达遗址,配合当地警方做好警戒工作。”
挂了电话,林深连夜收拾行李。他特意将父亲留下的那把考古铲放进背包——这把铲子陪伴父亲走过无数遗址,如今也成了他的“护身符”。第二天清晨,他登上了前往伊朗的航班,飞机穿越云层时,他翻开穆罕默德发来的邮件,附件里是当地警方拍摄的可疑人员照片,照片里的人穿着迷彩服,背着登山包,手里拿着洛阳铲,显然是经验丰富的盗墓贼。
抵达伊朗后,林深直奔塔克·伊·布斯坦遗址。穆罕默德早已在遗址入口等候,脸色凝重:“林,这些盗墓贼很狡猾,他们昼伏夜出,已经在遗址周边挖了好几个探坑,幸好我们发现及时,没有造成太大损失。但根据我们的侦查,他们的目标很可能是‘文明宝库’周边未发掘的区域,那里可能还藏着更多文物。”
林深跟着穆罕默德来到遗址现场,只见几个直径约半米的探坑散落在“文明宝库”遗址周围,探坑底部还残留着挖掘工具的痕迹。他蹲下身,仔细观察探坑的土壤,发现土壤颜色与周围不同,显然是刚被翻动过。“这些盗墓贼很专业,”林深皱起眉头,“他们选择的探坑位置,正好在‘文明宝库’的延伸区域,说明他们对遗址的结构有一定了解,很可能是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了我们的考古资料。”
为了应对盗墓贼的威胁,林深和穆罕默德制定了严密的防范计划:白天,由考古队员和当地警方组成巡逻队,对遗址周边进行不间断巡查;晚上,在遗址周围安装红外监控设备,并安排人员在隐蔽处值守,一旦发现可疑人员,立即采取行动。
接下来的几天,遗址周边平静无波,仿佛那些盗墓贼凭空消失了一般。就在大家以为盗墓贼已经放弃时,一天深夜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