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80章 尸易无限(85)(4 / 8)
走在山间的小路上,身后是欢声笑语的游客,身前是郁郁葱葱的山林。他知道,自己的时间不多了,但他并不遗憾——他已经用自己的一生,守护了那些珍贵的文化遗产,完成了自己的使命。
或许在很多年后,人们会忘记吴贤这个名字,但他们会记得,曾经有这么一个老人,用自己的一生,守护着民族的根脉,守护着历史的见证。而那些被他保护下来的文物,会继续在岁月中静静矗立,向后人讲述着古老的故事,传承着不朽的文明。
清龙山古墓群的竣工仪式结束后,吴贤的身体愈发虚弱,连下床都需要徒弟搀扶。但他依旧每天坐在窗前,翻看那些泛黄的古籍和文物照片,遇到前来请教的年轻考古队员,还是会强撑着精神,耐心讲解古墓保护的细节。
这天午后,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桌上,吴贤正拿着一张老照片出神——照片上是他和鹧鸪哨、罗老歪在云南虫谷外的合影,那时的他们都还年轻,眼神里满是对未知的憧憬。突然,门外传来一阵轻轻的敲门声,大徒弟推门进来,身后跟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,手里捧着一个精致的木盒。
“师父,这位是省文物局新来的实习生小李,他说有件东西想请您看看。”大徒弟轻声说道。
年轻人走到吴贤面前,恭敬地鞠了一躬:“吴老先生,我叫李明,是考古专业的研究生。这次来,是想请您看看这个,这是我们在清龙山宋代古墓附近新发现的一块石碑,上面的文字我们看不懂,想请您帮忙解读一下。”
吴贤接过木盒,打开一看,里面放着一块巴掌大的石碑残片,上面刻着几行模糊的宋代小字。他戴上老花镜,手指轻轻拂过石碑表面,仔细辨认着上面的文字。过了一会儿,他缓缓开口:“这上面写的是‘太傅之裔,守此千年’,看来这座宋代古墓的主人,很可能是当年长沙王太傅的后人。”
李明眼睛一亮:“真的吗?那这就填补了长沙王太傅家族迁徙的历史空白!吴老先生,您真是太厉害了!”
吴贤笑了笑,将石碑残片放回木盒:“这些都是从古籍里学来的知识,你们年轻人要多看书,多实践,才能真正了解历史。对了,清龙山古墓群的游客多吗?文物保护措施都到位了吗?”
李明赶紧回道:“游客很多,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,我们都安排了专人值守,还安装了监控设备,24小时盯着,确保文物安全。而且我们还在古墓群周围种了很多树,既保护了生态,也能防止水土流失,破坏古墓。”
吴贤点了点头,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:“好,好,你们做得很周到。记住,文物保护不是一时的事,而是一辈子的事,甚至是几辈子的事。一定要守住初心,不能有半点马虎。”
李明重重地点了点头:“您放心,我们一定会记住您的话,好好保护这些文物。”
送走李明后,吴贤靠在椅背上,闭上眼睛,脑海里浮现出一幕幕往事。他想起了师父临终前的嘱托,想起了鹧鸪哨的遗愿,想起了自己这些年走过的路。从一个盗墓贼到文物守护者,他的一生充满了转折,也充满了意义。
几天后,罗老歪带着一个好消息来看吴贤。他手里拿着一份报纸,激动地说:“吴小哥,你看!省文物局决定在清龙山古墓群旁边建一座文物保护纪念馆,还专门开辟了一个展区,展示你这些年保护文物的事迹和你捐赠的那些古籍、符咒!”
吴贤接过报纸,看到头版头条写着“文物守护者吴贤:用一生守护民族根脉”,轻声说:“不用这么麻烦,我做这些,不是为了出名,只是想对得起自己的良心,对得起那些逝去的人。”
罗老歪坐在吴贤身边,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吴小哥,这不是出名,这是让更多人知道你的事迹,让更多人学习你这种精神。你想想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