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56章 尸易无限(61)(3 / 9)
牛皮箱,就在这时,吴贤突然一脚踹在他的膝盖上,刀疤脸男人惨叫一声,跪倒在地。矮胖男人见状,举起铁棍朝吴贤砸来,吴贤侧身躲开,顺手拿起旁边墙角的一根木棍,朝着矮胖男人的胳膊打去。矮胖男人吃痛,铁棍掉在地上。
吴贤捡起铁棍,指着两人:“赶紧滚,不然我报警了!”
刀疤脸男人从地上爬起来,恶狠狠地瞪着吴贤:“小子,你等着,我们不会放过你的!”说完,和矮胖男人一起狼狈地跑了。
吴贤松了口气,捡起牛皮箱,拍了拍上面的灰尘,心里暗暗庆幸——幸好自己当年在沈阳故宫的时候,跟着护院学过几招防身术,不然今天肯定要吃亏。
他不敢再耽搁,加快脚步,朝着北平图书馆的方向走去。他知道,只有尽快找到关于这套青铜器的资料,才能解开背后的秘密,也才能保护好这件珍贵的文物。
北平图书馆的善本室里,光线昏暗,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旧书的霉味。吴贤坐在一张旧木桌前,面前摊着一本泛黄的《渤海国志》,书页上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,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。他一页一页地翻着,眼睛紧紧盯着每一个字,生怕错过任何有用的线索。
不知不觉,天色已经暗了下来。善本室的管理员走过来,提醒他快要闭馆了。吴贤抬头看了看窗外,发现雨已经停了,天边露出一抹淡淡的晚霞。他合上书,揉了揉发酸的眼睛,心里有些失望——看了一下午,还是没找到关于那套商代青铜器的记载。
“小伙子,还没找到你要的资料?”管理员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,笑着问他。
吴贤点点头:“我在找关于辽代沈州城和渤海国宝藏的资料,尤其是一套商代的青铜器,可找了一下午,还是没找到。”
老人想了想,说:“你可以去看看《辽史·地理志》和《金史·礼志》,里面可能有关于沈州城的记载。还有,善本室的最里面,有一个不起眼的书架,上面放着一些私人捐赠的手稿,说不定里面有你要找的东西。不过那些手稿年代久远,很多都没有整理,你得有耐心。”
吴贤谢过老人,按照他的指点,找到那排不起眼的书架。书架上摆满了线装的手稿,有的封面都已经脱落,露出里面泛黄的纸页。吴贤小心翼翼地抽出一本手稿,封面上写着“沈州杂记”,没有署名,也没有年代。他翻开手稿,里面的字迹潦草,像是用毛笔写的,有些字还被墨水晕染了,很难辨认。
他耐着性子,一页一页地看下去。看到一半的时候,忽然眼前一亮——手稿里提到,辽代大安三年,有个叫耶律大石的贵族,曾在沈州城郊外修建过一座地宫,地宫里藏着一套商代的青铜器,这套青铜器是他从渤海国的遗民手里抢来的,据说能“通幽冥,寻宝藏”。手稿里还画了一张简易的地图,地图上标注着地宫的位置,旁边还有一段文字,写着“青铜为钥,饕餮为记,子庚为引,方可入内”。
吴贤心里激动不已,赶紧把这段文字和地图抄录下来。他对照着手稿里的地图,发现和自己之前画的古墓地图几乎一致——原来自己发现的那个古墓,就是耶律大石修建的地宫!而青铜爵和青铜镜上的饕餮纹,就是“饕餮为记”,墓里发现的“子庚”玉牌,就是“子庚为引”!
“太好了!终于找到线索了!”吴贤忍不住小声喊了出来,引来旁边管理员的目光。他赶紧道歉,合上手稿,小心翼翼地放回书架上。
离开北平图书馆的时候,天色已经完全黑了。街上亮起了路灯,昏黄的灯光照在青石板路上,给这座古老的城市增添了一丝暖意。吴贤拎着牛皮箱,脚步轻快地朝着霍景年的宝缘斋走去。他知道,找到这些线索只是第一步,接下来,他还要找到完整的一套青铜器,解开渤海国宝藏的秘密,更重要的是,要保护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