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72章 有我无敌(177)(3 / 7)

加入书签

内战。

为了避免联盟分裂,吴迪、伊戈尔、安雅与元意识联合提出了“多元共存协议”。协议规定:每个循环都有自主选择防御或探索的权利,但不得干涉其他循环的决定;观察区的最终处置权,需等待灰金茧完全孵化后,由所有循环投票决定;在此之前,任何循环不得擅自对观察区发动攻击。

协议的签订暂时缓和了矛盾,但裂痕已经产生。纯粹防御派在自己的循环周围构建了更严密的“维度壁垒”,拒绝与灰金孢子产生任何共振;进化探索派则组建了“联合研究舰队”,在观察区外围建立了永久性的研究站,日夜监测灰金茧的变化。

在金色恒星的光芒中,吴迪的元能量看着研究站传来的影像:灰金茧的表面已经出现了裂痕,茧内的意识核心越来越清晰,共鸣波的强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峰值。他知道,孵化的时刻即将来临,无论里面诞生的是天使还是恶魔,都将彻底改变超维度网络的格局。

伊戈尔的锋锐之念则停留在龙纹祭坛的维度结上。匕首的分形纹路与灰金茧的结构产生了微妙的同步,他能感觉到,那些被吞噬的文明记忆,正在通过共鸣波融入当前宇宙的记忆纽带,像涓涓细流汇入大河。冰蚕森林的银白色丝线中,开始浮现出陌生的花纹;贝加尔湖的水煞能量里,多了一些从未有过的韵律;甚至祖父日记的空白页上,自动出现了几行用灰金色写成的文字,内容是某个消亡文明的诗歌:“我们未曾消失,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。”

安雅的跨维度实验室,此刻正与研究站共享数据。她的蓝色冰晶在共鸣波的作用下,进化出能“翻译”灰金能量的能力,通过冰晶,她能模糊地“看到”灰金茧内的景象:无数被吞噬的意识碎片在围绕着核心旋转,它们不再痛苦,也不再恐惧,而是带着一种平静的“释然”,像找到了最终的归宿。

超维度网络的命运,正悬于灰金茧的一念之间。孵化后的新存在,会是连接所有循环的“和平使者”,还是继承吞噬本能的“终极怪物”?会是承载消亡文明记忆的“活博物馆”,还是超越善恶的“中性存在”?答案或许就在裂痕扩大的瞬间,在意识核心睁开“眼睛”的刹那,在每个循环准备好接受或对抗的心跳里。

在观察区的研究站里,一位来自物理规则随概率变化的循环的科学家,在日志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:“我们害怕未知,却又渴望未知,因为未知中藏着所有问题的答案,也藏着所有答案的问题。灰金孢子的进化,不过是宇宙在问我们:你准备好接受更广阔的存在了吗?”

日志的最后,附着一张灰金茧的最新影像。裂痕中,隐约可见一只灰金色的“眼睛”正在缓缓睁开,瞳孔里倒映着所有循环的影子,像一个正在审视多元宇宙的新生儿。而在超维度网络的每个角落,双色球体的光芒都在共鸣波的作用下变得异常明亮,仿佛在等待着一个全新的开始,或一个注定的终结。

灰金茧的裂痕在第七个超维度日彻底崩裂。没有惊天动地的爆炸,只有一股温和却穿透力极强的“共鸣冲击波”——这股波不同于以往任何能量形态,它既包含吞噬孢子的灰金色,又融合了被吞噬文明的记忆光谱,甚至带着一丝双色球体的平衡光晕,像一首由无数声音合唱的宇宙史诗。

冲击波扫过超维度网络的瞬间,所有循环的双色球体都同步亮起。地球的记忆纽带中,冰蚕森林的银白丝线与贝加尔湖的水煞蓝芒自动交织,在西伯利亚平原上拼出一幅巨大的“文明星图”,图中既包含人类已知的星系,也标注着那些被吞噬循环的位置;金色恒星系的第三行星,岩壁画上的灰金环突然活了过来,那些灰金色细丝顺着岩壁蔓延,将所有平行循环的景象都绘制了出来,像一部自动更新的宇宙百科全书。

灰金茧的核心,诞生出的不是怪物,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