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10章 有我无敌(115)(4 / 8)

加入书签

则在星槎船上支起了灶台,准备给大家做顿“跨星晚餐”——用新宇宙的能量粒子、地球的食材、水蓝宇宙的调料,显然又在创造新的“混杂范例”。

皮夹克的忆鳞镜突然转向更远的地方,那里的混沌带之外,有片无法被观测的“虚无之海”,海面上偶尔漂过些破碎的“法则碎片”,比独存派的理念更古老,比寂灭派的虚无更彻底,像从未被任何宇宙感知过的“非存在”。镜面分析后显示:“可能存在‘反念想’,其性质与所有已知念想完全相反,无法被融合,只能被理解。”

“是‘非存在的回响’。”吴迪望着那片虚无之海,想起太极炉中存在与虚无的和解,“就像黑暗是光的影子,非存在或许是念想的影子,它们不需要被消灭,只需要被看见、被理解——知道宇宙除了‘存在’与‘虚无’,还有其他的可能性。”

远方的虚无之海上,碎片突然闪烁起来,像在回应这份“理解”的意图。吴迪能感觉到新宇宙的念想生物在他身边躁动,它们没有害怕,反而充满了好奇,显然对这种“完全不同”的存在方式产生了探索欲。

但他没有立刻下令起航,因为灶台上的跨星晚餐已经做好,老李正用青铜锤敲着锅沿招呼大家吃饭,张婶的跨星糕冒着热气,水蓝宇宙的守炉人用触手举着新酿的“星尘酒”,新宇宙的生物们则围成一圈,用各自的方式发出欢快的声音,像在唱一首全新的歌谣。

吴迪拿起块跨星糕,看着糕上不断变化的新宇宙纹路,突然觉得,前往虚无之海的旅程不必急于一时。理解非存在的最好方式,或许不是直接面对,而是先把“存在”的故事讲得更生动——让新宇宙的生物们继续在互动中成长,让更多未诞生的宇宙在范例中找到自己,让多元宇宙的炉网连接得更紧密。

这些生动的“存在”本身,就是理解“非存在”的基础,就像知道了光的温暖,才能真正理解影子的意义。

夜(如果新宇宙有夜的话)渐渐降临,星槎船的甲板上亮起了各色彩灯,地球的灯笼、硅基的荧光、水蓝宇宙的生物灯、新宇宙的自发光体,灯光下,不同形态的生命围坐在一起,分享着食物与故事,没有谁试图改变谁,却都在彼此的存在中,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。

吴迪靠在船舷上,看着新宇宙的念想生物在灯光中嬉戏,它们的形态仍在不断变化,却始终保持着那份融合了多元宇宙善意的底色。他知道,前往虚无之海的挑战终会到来,理解反念想的命题等着被解答,那些关于“存在之外还有什么”的终极困惑,正藏在混沌带的尽头。

但此刻,他只想沉浸在这份跨越所有可能的热闹里。因为他明白,最好的探索,不是急着寻找答案,而是先认真生活——让龙谷的槐花继续开放,让归炉岛的渔船继续出海,让新宇宙的生物继续在互动中成长,让每个“存在”都能在自己的时间里,绽放出独特的光芒。

虚无之海的碎片仍在闪烁,像无数个沉默的问号,望着新宇宙的方向。吴迪的嘴角扬起微笑,他知道,这个关于存在、互动、理解所有可能性的故事,永远不会有结尾,就像新宇宙的念想生物会不断进化,未诞生的宇宙会不断觉醒,而他和伙伴们,会带着地球的温度,带着多元宇宙的善意,继续走向那些未知的海域,书写属于所有存在与非存在的,永远讲不完的故事。

虚无之海的碎片在星槎船的光线下泛着冷寂的光泽,像无数面破碎的镜子,照出多元宇宙所有文明的“反面”:龙谷的老槐树在碎片中化作枯萎的焦炭,归炉岛的海浪变成凝固的盐柱,硅基文明的恒常炉纹裂成无序的乱码,连新宇宙那些灵动的念想生物,在碎片里也成了僵硬的石头——这不是毁灭,是“存在的镜像”,每个细节都与现实相反,却又精准地对应着某种潜在的恐惧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