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78章 无畏擒龙(83)(3 / 10)
珠上,“这样它就不会再逆着转了。”
赵大叔拎着他的药箱过来,往共生花的图案上抹了点药膏:“膏里加了沉月城的珊瑚粉,能让图案保存得更久,就像给画喷定画液。你看这蓝光的亮度,比去年沉月城传讯时稳,是地脉流顺了的兆头。”
风穿过老槐树的枝叶,带着沉月城的海腥味和九色的顺旋气,活脉碑上的合脉龙鳞片在阳光下闪闪亮,龙尾的共生花图案在秋风里轻轻颤,像在说“顺了”。九大地脉的地脉流在地下连成网,网里的顺旋力推着逆脉结的余温往所有节点走,走到金狼王陵时,沙枣果的纹路更顺了;走到越女城时,莲子的发芽方向更稳了;走到星脉城时,通天柱的星尘流转得更匀了……像场流动的和解仪式。
我知道这不是什么终点,逆脉结或许还会在别的节点出现,地脉流或许还会偶尔跑偏,但只要九大地脉的顺旋力还在,守脉人的真心还在,就总有办法把乱纹理顺,把逆流转顺。就像老木匠常说的,木头总有结,绳子总有拧,关键是懂得顺着纹理来,懂得合力去扳,再难的结,也能解开;再偏的路,也能走回正途。
珊瑚珠在活脉碑旁的石台上闪着蓝光,珠内的顺旋水纹与碑上的龙纹同频,像整个龙脉的心脏在均匀跳动。远处的玉米地在秋风里起伏,穗上的玉米粒饱满得像要炸开,每粒的纹路里都藏着顺旋的力,像把地脉的顺境与逆境,都长成了沉甸甸的希望。
重阳这天,七星砬子的野菊开得漫山黄,活脉碑旁的《万脉同生录》突然自动翻到“金狼王陵”那页,书页的沙枣木纹里渗出蜜色的液,是沙枣树的地脉蜜,蜜里浮着些细小的沙粒,粒上的纹路在拼一个名字——“老沙头”,是金狼王陵最后一位老牧羊人,上个月刚咽了气。
“是‘脉忆祭’!”杨雪莉用指尖蘸了点地脉蜜,蜜在她掌心凝成个小沙堆,堆里的沙枣树苗在抽芽,“地脉在给老沙头‘立传’!这蜜不是普通的甜,是他一辈子喂沙枣树的血汗凝的,你看这沙粒拼的名字,笔画里的毛刺都是沙枣树的尖刺,是老伙计在认他。”她往蜜里撒了把合脉草籽,籽一发芽就往名字上缠,缠出的结是三箭盟的箭头符号,“连地脉草都在帮忙记,看来重阳这天,所有地脉的老守者都会‘回脉’,在活脉碑这儿聚聚。”
王瞎子摸着书页上的沙粒,探龙针在掌心跳得沉,像敲木鱼:“是‘守脉魂归’!老沙头的魂跟着地脉流回了根,就像落叶归根。你看这蜜的稠度,比去年他送来的沙枣蜜稠,是魂里的念想太浓,化不开。”他从怀里掏出个布包,里面是各节点守者留下的老物件:越女城鱼妇的旧莲子篮、沉月城鲛王的老珊瑚哨、星脉城观测者的破星盘……“这是‘忆旧囊’,去年在昆仑佛窟的经卷下找到的,囊里的物件能引着老守者的魂聚在一块儿,就像老茶馆的旧茶碗,能招来老茶客。”
我们往金狼王陵赶时,《万脉同生录》的书页一直在发烫,烫得最厉害的地方,沙粒拼成的名字会发亮,像老沙头在前面引路。胖子背着他的铜锅,锅里炖着用九大地脉的泉水和沙枣干煮的粥,香味顺着风飘出去,引得路边的沙枣林都往车辙里倒,枝桠上的沙枣落得满地都是:“胖爷我算看明白了,地脉比人念旧!老沙头守了一辈子沙枣林,林子里的树都记着他,现在他走了,树就用落果指路,比咱村里的孝子还尽心。”他往落果堆里扔了块老沙头的旧羊鞭,鞭梢的皮纹一碰到沙枣就显出光,光里的沙枣树都在往一个方向弯,“是往他的老羊圈去,那儿有他埋的‘守脉誓’。”
到了金狼王陵的老羊圈,果然见圈旁的沙枣树下有个新土堆,堆上的沙粒在风里拼出个“等”字,土堆里冒出的不是寒气,是混着羊肉香的暖雾——老沙头年轻时总在这儿炖羊肉喂路过的守脉人。圈里的石槽里,九只石羊的角上都挂着东西:左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