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76章 无畏擒龙(81)(4 / 8)
着芽根往土里钻,“是‘脉认亲’!”先民的胡子上挂着冰碴,笑起来却暖得很,“这些芽会跟着你们回各节点,把苔原的脉籽带去扎根,就像把娃送到各地长见识,等明年处暑再回苔原聚,看看谁的芽长得最像‘全家福’。”
我们在苔原的篝火旁摆了宴,用合脉籽的外壳煮着苔原的鱼,鱼香里混着九大地脉的味:金狼王陵的沙枣甜、越女城的莲子清、沉月城的海盐鲜……胖子吃得直咂嘴,把合脉籽的壳揣进怀里:“这壳能当哨子吹,吹出来的声带着苔原的风,以后想这儿了就吹吹,准能招来地脉草指路。”
夜里,我躺在篝火旁,合脉籽在怀里微微动,像在翻身。冻土下的地脉根发出“嗡嗡”声,像在唱摇篮曲,曲里的调子混着所有节点的守脉谣:“金狼嚎,沙枣摇;越女笑,莲子飘;鲛王跳,海浪高……”二舅爷的身影在火光里闪了闪,他正往每个合脉籽的壳上刻着什么,刻完的壳在火里烧,冒出的烟凝成条龙,龙身上的鳞片都是合脉籽的形状,“守脉不是守着不动,是让地脉的种子走出去,走到哪,家就开到哪,就像蒲公英的籽,飞出去才是新的开始。”
第二天一早,我们带着合脉籽的芽往回赶,北极的先民往我们包里塞了些苔原的冻土:“这土能让芽记得老家的味,到了新地方也不会长歪。你看这土上的冰碴,是用沉月城的海水冻的,化了能长出珊瑚色的根须,像带着沉月城的亲戚一起长。”
路过金狼王陵时,带狼首纹的合脉籽芽突然往沙枣林里钻,我们跟着进去,发现沙枣树下的地脉根正在往芽上缠,缠出的结是越女城的水波纹——原来地脉根会互相“教手艺”,把自己的本事传给新苗。胖子往结上撒了把催生壤,结突然开出朵小花,花瓣一半是沙枣黄,一半是莲子白,“是‘跨脉花’!”他拍着大腿笑,“这花比胖爷的混血邻居还洋气,一下占俩地脉的色。”
回七星砬子时,九颗合脉籽的芽都在包里发了新叶,叶上的纹路比在苔原时更复杂,像把各节点的地图都绣在了上面。活脉碑旁的九株万脉苗已经直起了腰,枝桠上的“脉期牌”又多了个新日期,旁边画着朵小小的跨脉花,像在预告明年的热闹。
村里的孩子们听说带回了“地脉崽”,都吵着要给芽做个“脉苗窝”,二柱子用沉月城的珊瑚砂和七星砬子的黑土捏了个窝,窝底的纹路是用越女城的莲子壳划的水波纹:“这样它就不会想家了,窝里啥地的味都有。”小胖丫往窝里插了根星脉城的星屑串成的绳,“晚上能发光,像给崽挂了个小灯笼。”
赵大叔拎着新熬的药汤过来,往每个芽根上浇了点:“汤里加了南美雨林的守谷藤汁,能让根须缠得更牢,就像给娃喂辅食,得多样化才长得壮。”
风穿过老槐树的枝叶,带着北极苔原的寒气和九大地脉的暖意,活脉碑上的龙纹在阳光下闪闪亮,把合脉籽芽的影子都织了进去。九颗芽在孩子们做的窝里轻轻晃,像在说“我到家了”,芽尖的露珠滚在活脉碑上,碑上突然多出九个小坑,正好能放下芽,像给新苗留的专属位置。
我知道这不是什么终点,合脉籽的芽会在各节点扎根,长出新的万脉苗,新苗再结籽,籽再往更远的地方去,像把地脉的故事撒在风里,走哪哪发芽。就像村里的娃长大了要出门闯荡,带着家里的土,揣着娘的话,走到哪都能活出个样,因为根扎在七星砬子的黑土里,扎在所有地脉连起来的网里。
合脉籽的芽还在长,叶尖的方向始终朝着活脉碑,像群恋家的孩子,哪怕长得再高,也记得根在哪。活脉碑上的龙纹慢慢把芽的影子裹进去,龙身上的鳞片又多了些新纹路,是合脉籽带来的苔原冰纹,冰纹里嵌着星脉城的星屑、沉月城的珊瑚砂、金狼王陵的沙枣粉……怎么看都像件缝满了补丁的老衣裳,补丁虽多,却暖得很,裹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