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90章 万龙迷踪(55)(2 / 8)

加入书签

“是‘节律失衡’,”胡八一的平衡之羽指向双色球,“就像人的心跳失去节奏,变成乱码,共生域的‘自然节律’被‘一股外力打乱了’,这股外力既不是光明也不是黑暗,是‘抗拒变化的执念’——永远想停留在光明的,害怕黑暗的宁静;永远想停留在黑暗的,害怕光明的喧嚣,执念像‘枷锁’,锁住了自然流转的平衡。”

王凯旋突然把烤炉推到核心星球旁,炉里的共生苗已经“长成半光半影的共生树”,树上的果子“随着双色球的旋转”,自动“调整光明与黑暗的比例”——当双色球金色过盛,果子就“增加墨色,释放清凉的影汁”;当墨色过盛,果子就“增加金色,释放温暖的星浆”,竟“暂时稳住了双色球的疯狂旋转”。

“是‘顺应的力量’起作用了,”胡八一眼睛一亮,“共生树不抗拒任何一种颜色,只是‘在需要时补充缺少的部分’,就像潮水涨了退,退了涨,不执着于高低,只顺应月亮的引力,这才是共生平衡的关键——不是‘控制变化’,是‘顺应变化的节奏’。”

他们开始在核心星球“帮助双色球找回节律”:

胡八一用平衡之羽“编织节律的网”,网的节点上标注着“光明与黑暗交替的最佳频率”——就像人的呼吸,吸气四秒,呼气六秒,不疾不徐。共生体们跟着网的节奏“调整自己的双色球”,金色与墨色的交替渐渐“有了规律”。

Shirley杨用传感器“解析执念的来源”,发现干扰节律的是“共生域边缘的‘执念石’”——这些石头是“共生体们‘害怕变化的情绪’凝结而成”,石头越重,双色球的旋转就越乱。她教共生体“把执念石‘雕刻成乐器’”,光明时奏响欢快的曲,黑暗时奏响沉静的调,让害怕变成“可感知的旋律”,执念竟“渐渐消散”。

鹧鸪哨的锁链“化作节律的边界”,圈出“一片安全的缓冲带”,当双色球旋转过快时,锁链就“发出低频的共鸣”,像母亲的摇篮曲,让它慢慢平静;当旋转过慢时,锁链就“发出高频的震颤”,像清晨的鸟鸣,唤醒它的活力。

小叙的空白书“飞在双色球上方”,书页上画出“光明与黑暗跳舞的画面”:金色的光伸出手,墨色的影回握,旋转,分离,再旋转,像跳一支“永不停歇的圆舞曲”。共生体们看着画,脸上的表情“越来越柔和”,对黑暗的恐惧,对光明的执着,都在“舞蹈的画面中”渐渐消融。

王凯旋则守在共生树旁,不断“采摘果子”,递给失衡的共生体——给永远光明的,喂墨色的影汁,告诉他们“休息不是偷懒,是为了更好地创造”;给永远黑暗的,喂金色的星浆,告诉他们“分享不是消耗,是为了更温暖的存在”。他边喂边喊:“光明时别瞎折腾,黑暗时别钻牛角尖,跟胖爷的烤串学——火候到了翻面,味道才正好!”

当最后一块执念石被“雕刻成共生琴”,琴音响起的瞬间,核心星球的双色球突然“稳定旋转”,金色与墨色“按完美的节律交替”,像“宇宙的心跳”,强劲而平稳。永远光明的共生体开始“享受黑暗的宁静”,在影洞中“梳理自己的思绪”;永远黑暗的共生体开始“拥抱光明的温暖”,在星河边“与他人分享灵感”;共生花的开合“与双色球同步”,整个共生域都“沉浸在自然流转的韵律中”。

“原来最好的平衡,是‘不刻意平衡’,”胡八一看着共生体们“自然切换光明与黑暗”,像呼吸一样顺畅,“就像我们不必强迫自己永远坚强,偶尔脆弱也是真实;不必强迫自己永远快乐,偶尔悲伤也是完整,接受所有状态的自己,才是最深的平衡。”

共生体首领用意念对他们说:“谢谢你们让我们明白,光明与黑暗不是‘对手’,是‘舞伴’,少了谁,舞步都不完整。”他递给胡八一“一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