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38章 迷踪之局(43)(5 / 9)
标记的重点区域,正是陆野、洛璃和陈墨此刻的位置。
织梦者的第二基地在飞船群接近时发生了剧烈变化。巨型环形加速器中的克隆体们同时睁开眼睛,他们的瞳孔中闪烁着与飞船相同的蓝光,齐声背诵起一段用57种地球语言混合的祷文:"当观测者降临,所有文明皆是实验品;当熵潮退去,唯有真理永恒。"基地的主控电脑自动开启自毁程序,但在爆炸前的0.1秒,陆野成功截取到最后一段数据——那是一份名为《文明筛选标准》的文档,其中详细罗列了智慧生命需要通过的7重考验,而地球文明目前只通过了3项。
逆熵联盟与神秘学团体在飞船的威压下被迫联合。科学家们将全球的粒子对撞机改造成能量增幅器,试图用可控核聚变产生的能量波干扰飞船的引力场;魔法师与巫师们则在世界各地的灵气节点布置结界,用古老的咒语编织成保护网。然而,当第一波攻击抵达飞船群时,所有能量都被转化为某种柔和的蓝光,飞船外壳浮现出类似人类微笑的光影,仿佛在嘲笑这种无力的反抗。
熵能牢笼的掌控者在此时突然发生异变。他由文明残骸组成的身躯开始崩解,重组为一个散发着圣洁光芒的人形存在。"我不过是这场实验的执行者。"他的声音不再充满恶意,反而带着悲悯,"这些观测者来自宇宙诞生初期就存在的'熵衡者'文明,他们的使命是确保所有智慧生命不偏离宇宙的熵值平衡轨道。地球文明的发展,因过度追求秩序而产生了危险的熵减趋势,这违背了宇宙的基本法则。"
陆野、洛璃和陈墨在超维巨树的庇护下,与熵衡者文明建立了量子通讯。他们看到了震撼的宇宙真相:在银河系悬臂的阴影中,存在着无数个类似地球的"实验星球",有的文明因过度崇拜秩序,最终在自我封闭中熵寂;有的文明放任混沌,被熵能彻底吞噬。而熵衡者们驾驶的飞船,实则是宇宙的"免疫系统",当某个文明的熵值偏离阈值,他们就会进行"文明修正"。
面对即将到来的终审,三人做出了惊人决定。他们请求熵衡者给予地球文明一个机会——用人类独特的创造力,在秩序与混沌之间找到第三条道路。陆野提出将量子计算机与湘西巫蛊的时空秘术结合,创造能动态调整熵值的"文明调节器";洛璃建议用全系元素构建模拟宇宙,在其中测试不同文明发展模式的熵变曲线;陈墨则主张唤醒地球文明中所有被埋藏的黑科技,将其转化为平衡熵能的工具。
熵衡者们同意了这个提议,但设置了严苛的时限——地球文明必须在一个地球年内,向他们展示可行的解决方案,否则将启动"文明重置程序"。与此同时,全球各地开始出现新的异常:南极洲冰层下挖出了与熵衡者飞船同材质的金属板,上面刻着人类尚未掌握的科技图谱;撒哈拉沙漠一夜之间出现了巨大的量子方程式沙画,其答案指向人类意识与熵能的深层关联。
在这场关乎文明存续的终极挑战中,陆野、洛璃和陈墨不仅要对抗熵能的威胁,更要重新定义文明的发展方向。而在地球的某个秘密实验室里,一个神秘人正注视着三人的一举一动,他的手中握着半块刻满星图的石板,石板的缺口处,隐约映出熵衡者文明的标志......
熵衡者设定的倒计时在全球同步显现,从纽约时代广场的巨型屏幕到非洲部落的树皮画,从中国故宫的琉璃瓦到亚马逊雨林的藤蔓,每个角落都出现了由量子光粒组成的数字。当倒计时跳到364天时,太平洋深处传来史前巨兽般的轰鸣,马里亚纳海沟底部裂开一道千米宽的缝隙,从中浮出一座由未知金属构成的金字塔,其表面流转的能量纹路与熵衡者飞船如出一辙,塔尖射出的光束直指陆野所在的深圳量子实验室。
陆野的机械义眼瞬间进入超负荷运转状态,视网膜上疯狂刷新着警告数据: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