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56章 刘伯温登场,刘备触景生情怀念三顾茅庐(2 / 3)
都不会背叛的“自已人”,也就是血脉至亲。
在长子朱标只不过才几岁的情况下,朱元璋只能选择提拔侄子朱文正、李文忠这些亲戚。
但由于时间太短,朱文正和李文正还没有这个能力制衡李善长、徐达、常遇春这些淮西集团的功勋班底。
刘基,或者说以刘基为首的浙东集团就不一样了。
浙东集团,指的是以处州路(温州)为核心的士绅集团。
浙东集团之中不乏像刘基一样在大元出任过高官的人物,同时还有许多财力深厚的士绅、商人大家族。
只要朱元璋能将浙东集团引入到自已的队伍中,浙东集团有能力马上站稳脚跟,对淮西集团进行制衡。
这样一来,朱元璋就不必再顾忌来自淮西集团的背叛,可以更加放心大胆的施为。
朱棣哑然片刻,疑惑道:
“父皇,淮西集团真的这么被您忌惮吗?”
“除了李善长之外,儿臣的外舅(徐达)和常叔叔(常遇春)其实都很忠心吧。”
朱元璋失笑一声,缓缓道:
“放在如今看来,朕建立的大明当然是天命所归。”
“可在那个群雄争霸的时候,朕只不过是一个出身淮西小山村的普通农民泥腿子罢了。”
说到这里,朱元璋目光变得深邃,语速越发缓慢。
“放眼大明之前的历朝历代,从来就没有像朕地位这么低下的泥腿子能成为开国皇帝。”
“你真的以为,淮西集团中的某些人就完全信任朕吗?”
“不要用大明建立的现在,去倒推元末群雄争霸的当时!”
朱棣身体一震,瞬间明白了过来。
“原来如此!”
朱元璋走的是一条没有任何人走过的路。
从农民、乞丐到开创王朝!
当朱元璋尚未成功时,跟随在他身边的人之中,很多人并不相信朱元璋真的能改朝换代。
但朱元璋偏偏又没有足够的“自已人”,必须要用这些不相信他的人来出任关键职位,为自已支撑局面。
这非常危险。
朱元璋根本没办法确定这些不相信自已的家伙什么时候会背叛。
刘基为首的浙东集团加入,意义就在于能最大程度地削弱这种背叛的隐患。
朱棣西征时在欧洲也搞了不少阴谋,又想深了一层,猛然抬头。
“所以父皇您在刘基加入之前,也从未称王!”
朱元璋再度露出笑容。
“老四,你变聪明了,都学会举一反三了。”
“没错,只有在浙东集团加入之后,朕才能放心地打出旗号,自成一派!”
为何在濠州时,朱元璋对郭子兴多番忍让?
为何占据应天这么久,朱元璋依旧还只是韩宋政权的平章,不像张士诚、徐寿辉一样称王甚至建国?
一切的一切,都是因为朱元璋出身太低!
朱元璋当然不会因为出身低下而轻视自已。
但建立王朝是必须要得到天下人承认的。
朱元璋的最大短板就在这里。
他是元末群雄所有诸侯中出身垫底的,天下人认可度最低的那个,没有之一。
甚至连真正的“自已人”都没有!
朱棣呼出一口气,看向朱元璋的眼神中满是敬佩。
父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的大明……
除了强,朱棣还能说什么呢?
金幕中,视频继续播放着。
朱元璋带着刘基回到府中,在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