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7章 母子团聚,师生重逢(2 / 6)
天收他。”
“至于朱寅和信王,在南京闹事,那就更是兔子尾巴长不了。光占了南京有什么用苏松常徽这些南京周边的府都不会附逆,更别说浙江、江西等省了。贼人就算有几万兵马,又如何能挡得住朝廷大军”
几人这么一说,就好像如今的南京朝廷只有南京一座城。
这也不怪他们。靖海军和虎牙特务封锁消息,最快报告北京的只有邱乘云的奏报。
而邱承云接到的最初消息,就是朱寅和信王占了南京,号称奉天靖难另立新朝,在孝陵即位遥尊皇帝为太上皇。
其实就是政变第一天发生的事情。他知道后第一时间就奏报北京。
至于之后几天的事情,此时的邱乘云当然已经收到消息,也连接发了加急奏报。只是第二封、第三封奏报还在路上,过几天才能到。
这就导致,万历君臣还以为朱寅和信王仅仅是占了南京城,甚至还不知道登基大典和改元的事情。当然更不知道,半个南直隶和五个省已经拥护南京朝廷了。
起码在他们看来,朱寅和信王造反,他们是乱臣贼子,南方诸省肯定要勤王平叛。叛贼只有一座南京孤城,又能坚持多久迟早必败!
听几个太监这么一说,皇帝果然放心多了,快要爆炸的心口,也缓了过来。
说起来也很讽刺。万历有这个误断,是不知道自己这些年的所作所为,到底损失了多少民心,骂名到底有多大。
荒废朝政、加征剿饷、废长立幼、厂卫横行、宦官专权、税监为祸、抄家敛财、镇压清流、自私自利…等等昏聩无道、倒行逆施之举,耗尽了万历新政以来他留给世人的好感,取而代之的是怨恨和失望。
他以为自己在位二十四年,帝位稳固,正统在手。却不知道多少百姓在咒骂他,多少官员士子对他心灰意冷。
他高估了世人对他无条件的忠孝,却又低估了世人对朱寅的敬重,低估了世人对信王的支持。
更不知朱寅在暗地里,拥有什么样的实力!
王锡爵等人,却是知道事情绝没有那么简单。他们这些文臣,早就对皇帝不满,很清楚南方那些人的看法。
事情过去了大半个月啊,只怕如今的南京,起码得到了浙江、江西二省的拥护,这还是最保守的估计。
毕竟信王本就应该是皇太子,本就应该是大明未来之君。而皇帝这些年一意孤行,搞得怨声载道、君臣反目,也实在是大失民心。
如果朱寅和信王真的只有一座南京城,那倒没什么。可如果有几个省拥护南京,那就是天大的麻烦!
若是如此,那大明就分裂为南北朝。
再加上西域的那个,就是三个大明!
这还得了
其他不说,就说每年漕运北京的四百多万石粮食,其中就有三百万石出自江南和江西,只有一百多万石出自江北。
若是少了三百万石漕粮,那明年可怎么办!
王锡爵想到这里,只觉得头晕目眩。
皇帝心情好不容易平复了些,脸色冷厉的说道:
“朕早就怀疑朱寅心怀叵测,他哪里是大明祥瑞他分明是灾星!妖星!朕早就应该处死他!”
“三年前,朕故意有功不赏,还贬他到偏远之地为知县,让邱乘云和郝运来看着他,原本想着他已经难以翻身了,就算他多年后爬起来,也没有什么威胁了。”
“谁成想,谁成想啊,朕还是小看了他!他居然藏得这么深呐!”
“靖难…靖难…这种口号,谁会提出来”
万历说到这里,忽然想起一件事,“之前锦衣卫密报,说朱寅来历可疑,此人父母家族皆无,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