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三十九章 这一个字,就能换一个侯!(1 / 5)

加入书签

    朱寅给海瑞重定谥号,又给张居正平反,当然不仅是出自个人感观,更是布局深远的舆情准备。

    到了朱寅这个位置,任何政令都会深思熟虑,绝不会感情用事。

    做大事之前,先要宣传挂帅,做足了舆论准备,潜...

    夜色沉沉,京城的风依旧凛冽,但比风更冷的,是人心。

    赵文昭被押入御史台大牢已三日,朝堂上下虽风声鹤唳,却无人敢轻举妄动。皇帝虽未亲自过问此案,但接连下旨,命御史台与刑部彻查赵文昭供出的旧臣名单,牵连之人,已从兵部旧属扩展至前朝阁老,甚至涉及几位曾与张辅旧党有过往来的勋贵子弟。

    林文渊每日亲自坐镇御史台,彻夜审案,案卷堆积如山。他虽为御史中丞,但此案牵涉极广,稍有不慎,便可能引火烧身。他深知,赵文昭虽已落败,但他所供出的每一句话,皆可能是陷阱,也可能是真相。

    “赵文昭之供,真假参半。”林文渊在御史台书房中,对李慎之低声道,“他所言幕后之人,未必全然虚构,但亦未必是他真正主谋。”

    李慎之沉吟片刻,缓缓道:“依你之见,赵文昭所供之人,是否真有其事?”

    林文渊点头:“有,但未必是他真正的主子。”

    李慎之皱眉:“此话怎讲?”

    林文渊目光微冷:“赵文昭此人,心思缜密,若真有幕后之人,他不会轻易供出。如今他主动供出前朝阁老,恐怕是想以一人之命,换得自己一线生机。”

    李慎之神色微变:“你是说,他想借供出旧臣,让御史台将注意力转移,而真正的主谋,依旧隐于幕后?”

    林文渊冷笑:“正是如此。”

    李慎之沉默良久,终是缓缓道:“若真如此,那我们便不能只盯着赵文昭供出之人,而要查出他真正的靠山。”

    林文渊点头:“我已经命人彻查赵文昭过往的书信往来,以及他与朝中权贵的私下接触。若真有幕后之人,必有蛛丝马迹。”

    与此同时,赵文昭在狱中并未闲着。他虽被革职,但依旧保持冷静,甚至在狱中写下数封书信,托人送出,内容无人知晓,但据狱卒所言,其中一封,竟送至一位前朝太傅之子手中。

    张怀远得知此事后,神色凝重。

    “赵文昭在狱中仍能传递书信,说明他并未真正孤立无援。”他对王承业道,“他若真掌握某些秘密,便不会轻易死去。”

    王承业点头:“属下已命人暗中监视那名太傅之子,若他真与赵文昭有往来,必有动作。”

    果然,不出三日,那名太傅之子便悄然出京,前往江南。

    张怀远立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