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二十三章 时隔二百年,大明使臣再入(1 / 6)

加入书签

    濑户内海对日本至关重要,是连接本州、九州、四国的内海,孕育日本的摇篮。

    濑户内海之于日本,犹如长江黄河之于华夏。

    因为濑户内海的存在,三岛之间来往便利。而且这个世界级的大渔场还提供了丰富的水产渔获,让耕地有限、粮食不足的日本,仍然能够繁衍壮大。

    朱寅和徐渭等人乘坐着一艘安宅船。这是日本特有的主力战船,上下两层甲板,排水量四百吨,满编水兵两百多人。

    日本人的确有些门道。

    就这种编制二百多人的战船,船上的分工很细。除了船大将和舵手、浆手、帆手、弓矢众、铁炮队、大筒手、白刃队等,甚至还有两个医生。

    但如今借给使团,只剩下浆手和帆手。

    上面装备的几门大筒(火炮)也拆掉了,防护用的竹甲和木板也拆掉了。

    虽然秀吉已经统一日本,颁布了《海贼停止令》,可是濑户内海的海盗仍然没有完全肃清。为了安全起见,朱寅等人谁也不敢大意。

    朱寅看着百余里宽、九百里长的濑户内海,不禁有点嫉妒了。

    华夏的海岸线也很长,沿海省份也不少,却没有一个内海。如果华夏也有一个内海,就能很大程度的缓解饥荒了。

    两日之后,挂着八幡神旗帜的船队经过能岛海峡。朱寅转头往东,看到一个岛上城池:能岛城。

    能岛城是日本著名的海城,因为它不但扼守濑户内海东西要道,还有一个大型造船场。

    日本如今规模最大、最主要的两个造船基地,一个就是这能岛城的村上水军造船厂,另一个是伊势湾的九鬼水军造船厂。

    侵略朝鲜的日军,用的大多是这两地制造的船只。

    如今,两大船厂还在源源不断不断的建造新船。

    此时船队距离能岛海城只有数里之遥,隐隐约约能听到建造舰船的噪杂声。

    朱寅取出岱山造的望远镜,清楚的看到海岸港湾巨大的造船场中,有很多刚刚下水的新船,漆匠们正在涂漆。

    战船有排水量几百吨的安宅船,排水量百余吨的关船。更多的是排水量数十吨、乘员二十人、机动灵活的小早,足有两百多艘。

    这么多已经下水的新战船,起码能武装万余人的水军。

    还有用来运输的北前船、弁才船等大型船只。

    这些崭新的舰船,是日本用来补充前线损失,以及扩大战争时的的备用舰船,属于战略储备。

    根据虎牙的情报,这个造船厂如今积累的新船,足够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