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五十二章 “小老虎!我在这!”(2 / 8)

加入书签

bsp;  “太和融鬯,万物遂成,美洋洋,腾颂声...銮雍雍,鼓阗阗,旅肃肃,气桓桓...”

    又有陶安的《大明铙歌鼓吹曲》,歌曰:

    “兴临濠,都建康。风云从,神龙翔...扫腥膻,正纪纲...天与人归戡四方。如日升天万物光...”

    将士们远远听见,快要打瞌睡了。

    朱寅听了有点不快。

    就不能让翰林院或士府新作一组《铙歌》么?怎么还用以前的《铙歌》?真是老调重弹。

    专门写几首关于西北平叛的新《铙歌》,能费多少事?皇帝和朝廷也太敷衍了。

    这歌词彰显应天顺人,不以征诛而得天下,宣扬天道布彰,蛮夷丑类避伏归遁。但朱寅听着就是不舒服。

    不对,不是简单的敷衍!

    是皇帝和首辅想故意打压我了?

    也不全对!

    朱寅立刻就想到了这一层。皇帝和首辅,是想故意淡化西北大功,淡化拜叛乱、庆王称帝的影响。

    这主要是出于政治考量,其次才是顺便打压自己。毕竟自己才十五岁,已经立下如此功劳,想压自己也正常。

    戚继光听了也暗自摇头。他当年在东南平倭,收到了多少《铙歌》?近百首!

    都是慷慨悲歌的名士所写,很多还是脍炙人口的名篇,足以传颂千古。

    光是他获得的《铙歌》赞颂,就不虚此生了。

    可这次西北平叛,实乃开国之后罕见之大捷,朝廷居然没有准备专门的《铙歌》!

    这说明皇帝和朝廷是要淡化此事,不想太过张扬,毕竟庆王称帝伤了朝廷的体面,不宜大书特书。

    当然,也存着打压稚虎和自己的意思。尤其是雅虎,被打压是迟早的事。谁叫他才十五岁?

    呵呵。皇上和首辅的这些心眼啊。

    戚继光的笑容更加寡淡了。这老将暖洋洋的骑在马上,眯着眼睛看着天上的秋阳,心思已经不在这凯旋大礼之上。

    朱寅和戚继光一文一武,率领三千将士,押着两具棺椁,一百多个俘虏代表,以及数百头大运缴获的骆驼,打着旌旗来到永定门前。

    自古以来王师凯旋,天子设凯旋大礼迎接,举行盛大仪式,以彰“礼乐征伐自天子出”,激励将士、宣示国威德业。

    所以,本该是皇帝亲迎,告祭天地宗庙才对。

    就算皇帝真有理由不能来,也应该派遣宰相和太子前来代替。

    然而万历皇帝不但没有出现,就是内阁辅臣也都没有出现。更别说还不存在的太子了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