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五章 收徒莫如朱稚虎啊。(2 / 5)

加入书签

虎牙特务们宣传的好,也因为朱寅是科举出身,更因为大明从庙堂到民间就没有文臣篡位的认知。

    皇帝任命朱寅为五镇总督,固然因为事急从权,不宜临阵换帅,还有一个不可说的原因。

    那就是银子!

    朱寅打下富裕的鄂尔多斯金帐,获取了蒙古贵族们的金银,绝大多数上缴。

    皇帝又发了一笔财,心中也暗奇朱寅忠孝。看在这么多金银的份上,他也乐的重用朱寅。

    这么多原因,才促使朱寅得赐尚方剑,以金都御史之衔出任五镇总督。

    圣旨和尚方剑,已经送往西北去了,六百里加急之下,眼下应该到了朱寅的手里。

    这几日,朝野内外都盯着西北。内阁惴惴不安,担心收到朱寅大败的塘报。沈一贯固然寝食难安,就是不待见朱寅的元辅王锡爵,也愁眉不展,心中忐忑。

    如果西北大败,僭越称帝的庆王逍遥法外,自己这个首辅大臣,必然要引咎辞职。

    所以这段日子,几位阁臣都是很晚下值,每夜都等着西北加急的塘报。

    今日已是五月初四,明日就是端午毒日,宫中已经在设坛打醮,祛除五毒。可阁老们都是心绪不宁。端午毒日,不会突然传来不好的消息吧?

    王锡爵总觉得要发生什么事,他身上的吉服有点空荡荡,苍眉紧皱的来回踱步。

    沈一贯端着茶盅,默默看着桌案上的一叠奏章出神,半天也没有打开一本。

    赵志皋在据案枯坐,看了一会奏章,又自顾自的推衍卦象,手中的乌龟壳“笃笃”作响,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。

    显然,赵阁老的推衍,不吉利!

    张位则是在看奏疏,可是看了两本,心不在焉的写了一个条陈,就站起来和王锡爵一起踱步。

    如今庆王已经称帝,西海蒙古和瓦剌都卷入进来了,天子,朝臣、天下士民都眼巴巴的看着内阁的处置。

    天下政事虽多,可除此无大事!

    哪怕是朝鲜国王奏报日本国要渡海侵犯的大事,此时也只能放一放了,那毕竟是朝鲜国的事。

    可是西北不是蒙古将领反叛大明那么简单,而是藩王造反了。西北之事若是失控,四人不但名位难保,很多人都会人头落地!

    比起当年的宁王和安化王叛乱,这次庆王之乱显然更加凶险。宁王只有六万乌合之众,安化王也不到万人。可是庆王,却获得了西北蒙古诸部的支持!那些鞑子骑兵,怎是宁王羸弱之兵可比?

    往最坏处说,关中都可能不保!想想都令人毛骨悚然呐。

    文渊阁内外的值班宦官们,都是大气也不敢喘,生怕触了几位先生的霉头,一个不好被发配出去。

   &nbs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