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六章 决战爆发!(3 / 8)
们已经在聚集大股蒙古骑兵,准备迎击来犯的明军了。
此时此刻,明军大队也在河北和湖南之间的狭窄通道上停下。这条通道不过三里宽,却被逃走的牧马和农奴踩得结结实实。
作为骑兵先锋的李如柏,穿着皮鞋前来汇报道:
“抚军,湖边和河边庄园里的庄稼,是不是应该全部毁掉,用来喂马?”
朱寅摇头道:“不要毁灭庄稼,这可是我们将来的粮食。传我军令,不得践踏庄稼。’
戚继光也下令就地扎营。随即整个车营的战车,连同辎重马车和骆驼,围成一个长方形的巨大营地。
这就是车营的作用之一了,可以随时圈为营地使用。
朱寅和戚继光联合下令,在此休整三天,恢复体力。
朱寅和戚继光奢侈的修整三天,当然是一种战术。
他需要给河套蒙古诸部一个机会:让他们把剩下的骑兵聚集起来的机会。
给敌人集结的机会,就是创造一个决战歼敌的机会。
同时也需要时间等瓦剌人南下,攻击鄂尔多斯的北方诸部,让鄂尔多斯的北方诸部,无法支援河套本部。
他要攻河套蒙古之必救:八白室!
朱寅是特务出身,没有绝对把握绝不会和敌军硬碰硬。
他的很多工夫都做在战场之外,走的是阴谋路子,尽量调动战场之外的力量,寻求克敌制胜最优战术。
他的工作其实已经做完了。接下来的战场操作,他不会参与指挥,而是全部交给义父戚少保。
朱寅和戚继光商量了一阵,风尘仆仆的郝运来和郑国望就来到朱寅的车前,都是神色阴沉。
郑国望直接质疑道:“朱抚军,为何要修整三天?兵贵神速,应该趁着蒙古诸部没有完全聚集,各个击破!你不怕贻误战机,置大军于险地吗?几万大军要是出了事,你就算是连中三元的大明祥瑞,怕也担不起。”
朱寅听到她如此不客气,仗着“国舅”身份敢对自己无礼,也不假辞色的冷哼一声道:
“郑道长,本官军令自有道理,何须对你解释?你只需要听令便是。”
“你...”郑国望气的胸脯快勒不住了,“抚军你别忘了,我也是监军!按照大明体制,巡按御史有权过问!你就算有王命旗牌,也不能独断专行。”
郝运来也拱手说道:“抚军,我军毕竟在房境,又是孤军深入,若是鞑虏赶来,四面合围,我军只剩半月军粮,何其危险啊?修整三天,实在托大!”
“以下官愚见,应该立刻渡河南下,不能给鞑虏从容集结兵马的机会。几万大军若是有失,抚军如何面对皇上,面对朝廷?”
朱寅冷笑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