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三章 阿姐一路辛苦!(3 / 6)
场,先讲官位,再讲出身,再讲资历,最后叙年齿。
刑阶年纪大,资格老,可惜乃是三甲出身,知县起步。本官也只是四品佥都御史。
朱寅呢?状元出身,翰林侍讲起步!
即便不说连中三元,只说朱寅是翰林出身,皇子之师,他也只能甘居下风。
其他文官也都很客气,由此可见出身有多重要。连中三元的招牌一亮,翰林学士的出身一压,没人轻视他年少,没人认为他资历浅。
朱寅答礼之后笑道:“伯兄客气了。伯兄请,诸位请!”
他对刑?很是尊重,这位可是历史上的蓟辽总督、抗倭经略啊。
当下众人一起拥着朱寅入城。
朱寅过了护城河,从和阳门进入这北魏故都、三朝陪都的大同。
但见角楼密布,军台相望,气势雄浑,不愧是北国锁钥,巍巍古城。
朱寅一进城,首先看到的是代王府。
大同城是王城,最恢弘的建筑不是抚院、府衙和总兵幕府,而是代王府。
巨大的代王府坐落在城池中间,占了大同城的五分之一。无论从哪个门进入大同城,都要经过代王府附近,躲都躲不过。
朱寅的仪仗队在大批文武官员的簇拥下前往钦差行辕幕府,经过代王府时往左一看,只见靠近高墙的高楼上,站着一位身穿亲王常服的男子。
此时正是黄昏。这位王者凭栏而望,目光空茫,头顶是漫天晚霞,身后是沉寂的朱楼。
这一幕看上去,很有点苍凉。
众人遥望这位王者,都是默然无语。无人行礼,也无人搭理。
可是那位王者,却突然对着朱寅一行人拱手行礼,口中似乎说着什么。
朱寅眼见王者竟然主动行礼,只能立刻下马,遥遥对着高楼中的王者,拱手作揖,口中道:“臣遥拜大王。”
戚继光、李如松等人也拱手道:“臣拜大王。”
虽然官员严禁和藩王交往,不能入府拜见,可如果遇到藩王,当然还是要行礼。
这位王者,当然就是名义上的大同之主,代王。
亲王会对路过的巡抚行礼,听起来很荒谬,然而这就是世道。
如今别说是巡抚,就是地方官,亲王也不敢轻易得罪。
永乐之后,藩禁制度代代“添砖加瓦”,一代比一代严格,以至于到了丧心病狂、荒腔走板的地步。
每一代皇帝登基,都会强化藩禁制度,在藩王宗室身上再捆一根绳索,再贴一道封印。
在朱寅眼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