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二章 穿皮鞋的男人(2 / 7)

加入书签

动的野战兵力,却只有两三万人。

    明朝从永乐之后,常年在九边军镇驻军八十多万人,战马十余万匹,每年耗费国家岁收的四成。

    两百年如一日的耗费巨额钱粮,就是为了应付四分五裂的蒙古诸部。就这,还经常被蒙古兵攻入境内,烧杀抢掠。

    朱寅作为穿越者很难理解,花费这么多兵力消极防御,军事上究竟有何意义。

    自从土木堡大败后,明军转攻为守,对长城防御的依赖前所未有。正统七年开始大修长城。到隆庆初修完,共历时一百三十余年。

    明朝大规模的修筑长城,又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,还砍光了北边的森林,导致北边更加凋敝,生态更加恶劣。

    但蒙古贵族仍然经常南下。

    等于说分裂的蒙古诸部,在长达两百年的时间里,消耗了明朝近半的国力,硬是解决不掉。

    汉朝的匈奴,唐朝的突厥,都比明朝时期的蒙古诸部强大,汉唐是怎么干的?

    就是被人诟病的宋朝,面对强大的契丹,也没有消极防御到这种地步。

    只要出几个正常的皇帝,怎么也把蒙古诸部整死了,更轮不到建州女真坐大。可惜朱棣的子孙没有一个成器啊。

    经过宣大总督驻节的阳和城时,发现城边有很多庙宇,有北岳庙、净土庵、千佛寺、奋忠祠,以及很多牌坊。

    其中有一座崭新的庙宇,居然是供奉朱寅的神庙!

    如今大明各地,有不少朱寅的庙宇、生祠。

    虽然是民间自发修建,可虎牙特务们的舆论宣传也功不可没。这种隐蔽的造神行为,已经持续数年。

    但见那神童庙门前的对联是:

    “才气通玄谟,文运生紫烟。

    横批:“连中三元。”

    众人望庙中一瞅,但见正中伫立着一尊泥胎神像,高仅五尺,童子身形,角髻簪花,手中持笏,身穿大红官服,虽然不伦不类,但也像尊神。

    神仙前的神位上,写的是“文曲星君转世神童连中三元江左朱郎雅虎公之神位”。

    商阳等人看到朱寅的神像都是神色古怪。看看主公,不约而同的一起低下脑袋,或者转过头去。

    他们主要是不知道说什么才好。

    就是朱寅自己,也有点尴尬了。

    特务李铉成却是笑道:“主公,这西北很多地方,如今都有主公的神社、生祠。九边各镇也有,已经不足为奇。”

    朱寅咳嗽一声,“这...唉,民心淳朴啊。过了,真是过了。”

    这是朱寅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生祠。

 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