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稚虎病卧云祥楼(2 / 8)

加入书签

督东厂,是郑贵妃提拔的人,锦衣卫也被郑家兄弟把持。

    借助三年一度的抡才大典对厂卫下手,显然是剑指郑氏,敲打皇帝了。

    朱寅点头道:“文宇兄见微知著,应该就是如此了。此事多半是海刚峰、潘季驯、于慎行等人主持,政府默许。”

    如今别说锦衣卫,就是东厂也不行了。虽然后来魏忠贤让厂卫翻身了几年,也就是回光返照一般。

    嘉靖以后,厂卫逐渐被文官控制。厂卫翻过来监视皇帝和皇宫,为朝臣通风报信,输送机密。

    不仅仅是厂卫,就是二十四衙门的中官,以及偌大的女官系统,也被外朝的文官势力渗透成筛子。

    “也好。”朱国祯抚须笑道,“如此一来,厂卫更加式微,陛下也就更安分了。”

    他说到“陛下更安分”这一句,语气理所当然,似乎本该如此。

    在朱国祯这种儒家精英看来,皇帝就应该垂拱而治,这才能致君尧舜上,才能上下相安,内外和谐。天下也就太平了。

    至于国家大事,当然是臣子们代劳。

    这种制度好不好?朱寅认为不错。可如果他自己是皇帝,又想乾纲独断,绝不肯大权旁落的。

    朱国祯又道:“我等还未入仕,这些事也无权置喙。横竖众正盈朝,陛下终究无法任性。”

    “今日慈云寺之事,显然是郑氏记恨于你,也算池鱼之殃。雅虎,你这次万一落第那就麻烦了。郑氏很可能会拿你开刀,打击朝臣气势。”

    朱国祯有点为朱寅感到冤枉。

    什么都没做就得罪了郑氏。这个大明神童的名头,反倒招致郑氏忌恨。

    朱寅也有点无语,这是躺枪啊。

    当然,他早就有心理准备。

    自从去年被考官刘元震、王祖嫡等清流点为解元,竖起大明神童的名头,他就知道会站在郑氏的对立面。

    万历皇长子年幼为借口,屡次拒绝皇长子出阁读书,不让大臣和皇长子见面。

    出阁读书?他还小。立太子?他还小。

    反正朝臣一上疏,理由就是长子年纪幼小,还早得很。

    如今自己这个大明神童被推出来当做“有志不在年高”的典型,等于是否定了万历的拙劣借口。

    皇帝再以年幼为由拒绝长子出阁读书,还能张开嘴?还能找什么借口施展缓兵之计?

    郑氏为了替福王夺嫡,无所不用其极,当然是连自己也一起恨上了。

    不过,虽然是躺枪,也未必全是坏事。

    等到朱国祯离开,朱寅立刻叫来商阳、韩尚等宣社老人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