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五十四章 端午初夏(2 / 8)

加入书签

  朱寅吩咐温酒上菜,让戚继光和徐渭喝酒吃菜,好好叙旧。

    就是他自己也退了出去,不再打揽二人。免得当“电灯泡”。

    暖庐之中,两壶老酒,两位老人。

    两人寒暄几句,徐渭喝了一碗绍兴黄酒,喟叹一声道:

    “元敬兄,听闻你受张江陵连累罢官,心中好生惭愧。当年若是不给你出主意结交权臣,你也不会罢官戴罪。”

    戚继光笑道:“文长兄何须自责。主意是你出的,事情是他做的,当时因为结交权门,也的确做成了大事。”

    “至于连累罢官,那不是文长兄的错,也不是他的错。”

    “当年若非文长兄指点,俺想做事也难。若能做成事,做官做人又何须在意。”

    “人情到老方知味,世态无端尚有天。”

    “自古做事,哪有不挨骂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些人骂他是走狗,就是大明的走狗。他们想当走狗,却还不可得。”

    戚继光不后悔自己的选择。天下人说他谄媚权贵,说他奴颜媚骨又如何?夏虫不可以语冰。

    求仁得仁,何悔之有?

    徐渭摇头道:“北房未平,女真渐起,日本一统,缅甸桀骜,洋夷叵测,乱民将起...元敬,即便是鸟尽弓藏,兔死狗烹,朝廷也远未到鸟尽兔死的地步,怎么就能罢黜你?”

    “无罪而废功臣。非得等到困难,才能思良将么?可见真是君昏于上,臣劣于下。如此朝廷,大明危矣。”

    徐渭此言,固然出于至诚,很为戚继光抱不平。但也存着挑拨戚继光和朝廷的意思。

    元敬忠于朝廷,公忠体国。应该让他知道,这个朝廷主昏臣暗,已经不值得他效忠。

    戚继光喝了一碗花雕,也摇头道:

    “俺罢官倒也无所谓,毕竟也算做到头了。可是文长兄你,明明有辅弼之才,却偏偏不能中举,终生不能入仕!”

    “文长兄有功于国,却毫无封赏。朝廷对不起你这个绍兴师爷啊。”

    “由此可见世道不公。大明危不危,你我平民百姓,也无可奈何。”

    两人谈起对方遭受的不公,都是深感不平。

    徐渭在他人面前狂悖无礼。可在他青睐之人面前,却又不同了。

    无论是朱寅和戚继光,和徐渭相处时都感受不到他的那种狂傲,反而如沐春风。

    可惜能让他青睐之人实在太少。绝大多数人享受不到这种待遇。

    直到此时,戚继光才想起来问道:“文长兄怎么会结识稚虎?”

  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