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六章 沈一贯(2 / 6)

加入书签

刀杀人!

    王家要是和耶稣会有勾结,参与了引爆夫子庙的计划,就会万劫不复。

    当然,要不要用这一招,就看王朝爵自己是不是找死了。

    朱寅正想到这里,却听隔壁包间那人又道:

    “海青天还是要离开南京了啊。唉,没了这位坐镇,南直百姓心里还真不踏实。”

    另一人道:“谁说不是?已经有人准备自发送海青天了,城内城外的平安符,又要消耗一空。”

    莫韶等人听到这里,酒意都淡了几分。

    商阳叹息一声,放下酒杯,“海瑞铁骨铮铮,敢谏任事,虽万千人吾往矣,巍巍高士,有唐魏征之风,可惜...可惜国朝却无贞观之风啊。”

    何必左顾右看,提醒道:“昼明慎言啊。若是被有心人听了去,怕是有干碍。”

    韩尚道:“怕什么?昼明兄说的在理。我等身为读书人,尚且不敢论议论国事,抨击时政,难道还指望贩夫走卒出头?敢为天下先,方不白读圣贤书。”

    “如今的皇明,用不起海刚峰这样的人。你们看着吧,海瑞去了北京,可能就是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了。”

    商阳意气萧然的说道:“自从世庙以来,严嵩父子擅权专政,朝堂乌烟瘴气,社稷几有倾覆之危,黎民多有倒悬之苦。”

    “内忧外患,国库空虚。君劣于上,吏祸于下,此政事所以不理也。”

    “这些年,好不容易出了几个救时将相,要么死后清算,要么含冤自尽,要么罢官夺俸,无一有好下场。”

    他醉看北方,“就看皇上亲征以来种种,等到海刚峰油尽灯干,朝臣风气潦倒,这天下该向何处去,只有天知道。”

    朱寅听的暗自点头。商阳年近五旬,饱经风雨,果然目光独到。

    他已经不对万历抱有幻想了,很有预见性。

    何必无法反驳,也只能言不由衷的说道:“如今圣天子在位,宇内升平,海清河,正是大明盛世之气象,诸位兄台还是过于悲观了。”

    “悲观?”商阳摇头,“难道,真要七十二路反王,三十六路烟尘,才算内忧外患不成?”

    “商有九世之乱,国祚却垂六百年。唐有天子九迁,国威却布于万里。何也?”

    他击掌道:“便因为尚武二字!国朝正缺一个武字啊。两宋教训,武弱而国亡,前有女真,后有蒙古。如今塞北,蒙古、女真俱在,史无鉴乎!”

    “我在抗倭幕府十年,深知以国朝之武力,天下实已危机四伏。可惜朝廷文恬武嬉,不听盛世危言。”

    “如今情势,若是大战再起,朝廷纵然平定外患,也必然元气大伤,损失惨重。”

    朱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