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二章 大事件(盟主加更)(6 / 6)

加入书签

bsp;   “还有,捐纳的银子,我来出!你不能让庄县丞给你垫资,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。”

    “这对父女,眼睛都毒的很。庄姝年纪虽小,却是个人小鬼大的丫头。”

    朱寅不想再提庄家父女,转移话题道:

    “采薇,要是我纳捐进入国子监,明年秋天真的考中举人,你说会什么样?”

    宁采薇的注意力立刻转移了,说道:“那就是十岁的举人!是不是有点吓人了?”

    “我对历史不是很懂,你自己评估一下,要真是走狗屎运考上举人,是弊大于利,还是利大于弊?”

    朱寅好不犹豫的点头:“总体而言,肯定是利大于弊。毕竟之前杨廷和十二岁中举,也就差两岁。”

    “有机会,还是要认真准备,参加一年后的乡试。”

    宁采薇点头道:“那就拼一次!我的天呐,一年准备考中举人,这不是异想天开么?”

    朱寅忽然恨不得给自己一个耳光。

    这不是给自己找事么?

    一年准备,考举人?

    “算了,先不说这个了,我觉得压力山大!”朱寅脸都绿了,“咱们先回去吧。”

    两人即将出城的时候,发现城门戒备森严,大批军士被调入内城。

    整个南京城,忽然就陷入倭乱以来最紧张的气氛之中。

    就是最底层的贩夫走卒,甚至街边讨饭的乞丐,都知道发生了大事。

    有人说,今天大早,海青天去了镇守太监田义的守备衙门。

    中午的时候,大队兵马就进城戒严了。

    主管南京城内戒严的东城兵马司的人,反而被晾在一边。

    甚至,就连孝陵卫的部分兵马,也进入了内城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一道道命令也飞出南京城。

    到了下午未时,一队队兵马四出,连南京锦衣卫和东厂也出动了。

    很多皇宫、司局、采办太监,文武官员,都被同一时间羁押。

    就连江宁县知县老爷,也被都察院的人带走。

    南京,出大事了!

    PS:第二次盟主加更。说下九拜。九拜是周礼,唐后废弃不用。明朝肯定是不用九拜的。九拜中跪礼很多,原因是唐以前是跪坐,人本来就是跪在席上,所以不存在下跪卑微的概念,跪礼也就很多,平辈、同级、男女相互

    跪拜。唐后,没有跪坐了,跪下就显得卑微,平辈、同级,男女之间也就不互相跪拜了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