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5~156:领悟壶天,洞主设局,袖里乾坤,秘境启(二合一章求订)(5 / 10)
bsp; 前世历史,《核舟记》是明朝文学家魏学洢描述一件微雕工艺品“核舟”形象的说明文。
但以如今这一世修仙界的眼光来看,似乎不止如此。
这魏学洢所述核舟,更像是一种灵舟法器,其中所涉及的微雕技艺,颇有些须弥纳芥子之感。
“这'能容二人对弈'的核舟.”赵无羁眼中精光闪烁,“怕不是暗藏壶天之术?”
与之相同,《桃花源记》在前世历史来看,似乎只是魏晋时期的陶渊明所写的奇异,描写一个渔人发现神秘桃花源的故事。
但以这一世的眼光来看,陶渊明写的似乎是一个有仙缘的渔人,发现了一个洞天福地的事迹。
这种存于夹缝之内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,也颇有些另辟天地空间的玄妙之处。
赵无羁同样是希望开卷有益,能通过重温这些古籍,换个角度理解,领悟壶天术。
他仔细翻阅研读,废寝忘食。
“林尽水源,便得一山,山有小口”
“初极狭,才通人”
时间流逝,转瞬二十多天一晃而过,天南秘境开启之日已愈发临近。
这日夜里,伴随着《天工开物》残卷被赵无羁彻底合上。
他识海中第二枚阳珠表面的第二组蝌蚪文,终于浮现刺目银光,彻底解密出了传说中的壶天术。
识海中,浮现一行讯息“七十二地煞术之壶天术:初学乍练:(0/100)”
“终于.领悟壶天术了”
赵无羁吐出口气,心中振奋,他双目微闭,心神沉入识海,感受着新解密的壶天术奥义。
随着心念一动,体内灵力如涓涓细流般涌向右手袖口。
指尖泛起一层朦胧银光,仿佛构成无数细小的蝌蚪符文在皮肤下游走。
“壶天纳芥,方寸藏真——开!”
他低喝一声,袖口处的银光骤然收缩,化作一个针尖大小的光点。
刹那间,周遭空气微微扭曲,光点如漩涡般扩张,竟在袖口布料内开辟出一片独立空间。
起初空间极不稳定,边缘处如涟漪般颤动。
赵无羁立即灌输更多灵力,意念随之勾勒出《核舟记》中记载的“八窗玲珑”的结构用以稳固和保持与外界的联系。
只见空间内壁,逐渐浮现出八道虚拟窗棂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