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68章 今日,劳烦你们再帮我一次!养济院增添之权!(2 / 4)

加入书签

佐证。

昔年甘州灾荒,臣任养济院之职时,收容流民百姓,非但让他们免于冻饿,更牵头种植开坊织布,建起稳固商路,让百姓能自食其力,那时候没人说女官做不得此事。

后来臣往甘州,先整饬官田,改粗放耕作之法,引渠灌溉、选种育苗,让甘州官田亩产翻番,名声传至周边数州。再任甘州知州,掌一州民政,抵御外敌、兴学堂、整吏治、通商道,年终考绩时,甘州流民归乡数、农税缴收额,皆不逊于其他州府,甚至在安抚部族、稳定边境上,做得更胜几分。这些功绩,陛下可曾忘?满朝文武,又有谁能说,臣彼时做得还不如他们?”

温以缇话音掷地有声,目光扫过殿中面露异色的官员,又转向正熙帝,语气添了几分恳切:“如今养济院章程是臣一字一句拟就,臣皆烂熟于心。若仅因女官身份,让臣退居辅佐之位,主官不明细节,轻则延误进程,重则让章程沦为空文,辜负陛下兴民生的初衷。”

说到此处,温以缇躬身行礼,姿态恭敬却不失傲骨,忽然抬手高举手中那只乌木长匣,匣身雕着细密云纹,在殿中烛火下泛着温润光泽。

她朗声道:“陛下,曹阁老既论身份、论规矩,那臣便以实物为证。此物,便是臣当不当得一政主官的最好凭据!”

话音落,她指尖轻拨匣扣,“咔嗒”一声轻响,长匣缓缓展开。

赫然见匣中躺着一把朴实无华的伞,伞面是厚实的粗布,摸上去带着布料的糙感,并非绫罗绸缎那般精致。伞骨是柔韧的竹条,竹节处还留着淡淡的天然纹路,却透着一股经得住风雨的坚韧。

温以缇小心翼翼如珍宝般双手捧伞起身,手腕轻转,伞骨“唰”地撑开,伞面上的景象瞬间让殿中众人屏住了呼吸。

粗布伞面上,密密麻麻写满了名字!

那些字迹有的歪歪扭扭,像是孩童初学写字。有的大小不一,笔画里带着庄稼人的憨厚。有的稍显工整,却也难掩仓促。

可每一个名字都写得用力,墨痕渗入粗布纤维,仿佛能让人看见无数百姓握着笔,一笔一画写下时的恳切与感激。

边缘虽有些许磨损,却丝毫不减其庄重。梅一提双手捧伞起身,手腕轻转,伞骨“唰”地撑开,伞面上密密麻麻绣着的小字瞬间映入眼帘。

正是当年她离甘州时,百姓自发为她定制的万民伞!

甘州的百姓们,今日,劳烦你们再帮我一次吧!

温以缇望着伞面上密密麻麻的名字,恍惚间似又看见甘州百姓围在她身前,有人捧着新收的粮,有人递上缝好的帕子,那些温热的笑脸与伞上的字迹渐渐重叠,眼底不自觉漫上几分柔软的回忆。

殿中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抽气声。

不少官员下意识前倾身子,眼底满是惊愕。

“这是……万民伞!”有官员低低惊呼出声。

这把伞当年温以缇回京述职时曾亮过一次,只是时隔数年,许多人早已淡忘,如今再看,那密密麻麻的名字仍透着沉甸甸的分量。

冯阁老脸色骤沉,曹阁老也愣在原地,嘴唇动了动,竟一时想不出反驳之语。

温以缇撑着万民伞,伞沿的阴影落在她脸上,却挡不住那双亮得惊人的眼睛。

她抬眸望向正熙帝,声音比先前更添几分铿锵:“陛下,臣当年敢遵圣意,千里奔赴甘州,整官田、安流民、应灾害、稳边境,凭的不是女官身份,是您给臣的信任,是臣想为百姓做事的初心!这万民伞,是甘州百姓对臣的认可,更是臣敢担事、能成事的证明!”

她顿了顿,目光扫过殿中神色各异的官员,语气里满是不容置疑的自信:“如今这养济院,章程是臣拟的,细节是臣算的,如何让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