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章 调度千钧(2 / 4)

加入书签

个都能独当一面。”

王大海点了点头,和孙工打了个招呼,就迈出了船厂,看船是顺带,今天他主要是去信用社。所以他后脚就拐进了街边副食店。

他心里门儿清,这趟去信用社,空着手可不像话。

重生一回,这点人情世故早就驾轻就熟。

他麻利地称了两斤县城晒得透亮的海米(虾皮),又搭上两条自家腌得金黄油亮的咸鱼干,用麻布袋子一装,最后在底下放了两条“红塔山”。

王大海掂了掂麻袋在手里沉甸甸的,这是份心意,又不至于太扎眼。

县信用社的门脸儿不算阔气,但收拾得干净利落。

一进门,看到的是柜台结实的木头包着铁皮边,玻璃隔板擦得锃亮,透着股公家单位的规整劲。

王大海熟门熟路,径直走向靠里的主任办公室。

“刘主任,忙着呢?”王大海脸上堆起热络的笑容,声音敞亮地打着招呼,顺手把那袋子里的土产轻轻放在靠墙的条凳边角。

“哟嗬。大海啊。”刘主任正伏案写着什么,闻声抬头,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。

他穿着熨烫整齐的衬衫,袖口挽着,看着就很干练。

“快坐快坐。听别人说了。你们琼崖小船队这回在‘鬼头礁’可真是放了颗卫星啊。好家伙,满舱大黄鱼。县里头都传遍了。恭喜恭喜。给咱丰琼县可长脸了。”

他目光扫过条凳边那袋子,笑意更深了些,笑呵呵的说道“哎呀,大海,你看你,来就来,还带什么东西。这太见外了。我上次不是说过了吗,不要带东西,你这小伙子年纪轻轻,耳朵就不好了,话都听不清吗?”

“刘大哥,您这话说的,”王大海顺势坐下,摆摆手,语气真诚又带着点爽利,“都是咱海边自家晒的玩意儿,不值几个钱,就是点心意。船队托大家的福,撞上鱼汛了,这不,头一茬海货下来,想着给您尝尝鲜,也沾沾咱信用社的财气儿。”

“哈哈,大海兄弟,你这嘴皮子也太利索了。上次你嫂子说你带的那两条大黄鱼够新鲜,我不接倒是会被你嫂子骂死。下不为例哈,以后再送我就赶你出去。”刘主任笑着虚点了他一下,也没再推辞那份土产,话头自然转到了正事,“今儿来,是为船队那笔尾款的事儿?”

“对头。”王大海立刻正了正身子,“刘主任您真是明察秋毫。

主要是跟您这儿报个备。我们船队公账上那笔定期的款子,等大船交付验过了,估摸着一个半月后吧,我和德顺爷一块儿来办手续,取出来付船厂的尾数。

数目不小,得劳您驾,提前预备着点,别到时候抓瞎。”

“没跑儿。王队长和德顺叔联袂而来,手续齐备就成。”

刘主任答应得很快,接着说道:“公账的钱搁咱这儿,稳当着呢。你们就放开手脚干。县里也盯着呢,这可是咱渔业改革的头号标兵,马虎不得。”

他说着,目光不经意又掠过那袋子,“放心吧,我这儿肯定给你们备得妥妥帖帖。都走快通道。”

“有刘主任您这句话,有县里在后面给咱撑着腰杆子,我这心里啊,才算真正落了听。”王大海脸上堆着真诚的笑容,一个劲的点头,双手握紧摩擦了起来。

“只是啊”他话锋恰到好处的一转,身子微微前倾,拉近了点距离,轻声说道:“刘主任,您是明白人,咱船队刚支棱起来,家底薄得像张纸。花钱的地儿,那真是跟海里的浪头似的,一个接一个,拍得人喘不上气。”

听到这个,刘主任端起搪瓷缸子抿了口茶,没接话,等着王大海的下文。

信用社主任的耳朵,听过的难处比海里的鱼都多。但是王大海每次来都带特产,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