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0章 女子入学院01(2 / 2)
只是有些乡下地方去县城不容易,因此仍有很多孩子无法享受免费教育。
胤?若有所思:“我们现在不差钱,各地有很多秀才及举人,等于是学院及夫子都不缺,可行。”
苏策丽:“或许可以将录取的人数放宽一些,比如你们出的科举题,是有分制的,可以定一个分数,达到这个分数的人则视为合格,可享受往上晋升的待遇。”
胤?出过一次会试题,里面包括各种各样的内容,方便了阅卷官批卷排名次。
后面的会试均采用了这种试题。
胤?:“放宽录取人数这种事在前两年没什么问题,现在可能有些难。”
“这几年年年开恩科,去年更是连开两次,学识好一点的人都录进来了。余下的学识差了些,需要多些时间沉淀。”
“现在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考生懂的知识越来越全面了,去年底的恩科空出来的地方比前面少了很多。”
要不是情况这么糟糕,他也不用愁成现在这样了。
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恩科开的太勤快,录进来的进士学识一届比一届差,他总不能什么人都收了。
苏策丽:“每次会试的卷子用过后都会贴出去,地方多努力。”
“至于现在的学子学识青黄不接方面,倒是没办法了,我们总不能一下子将知识全部灌进他们的脑子里。”
“男子这边接不上,是否可以在女子这边想想办法?让女子一下子踏上科举之路不太行,但很多女子在家里有读书,有了些底子。”
“有些有天分的女子或许经过两三年的学习,能踏上科举的路。”
两口子商量的事情翌日下朝便到了康熙面前。
康熙:“你们以前要办免费的三年学院,只覆盖到县城,还算过得去。”
“现在连便不再是珍贵之物了。”
读书人之所以高人一等,就是因为他们的稀少性。
如果人人皆可读书,读书人便失去了其高人一等的地位。
胤?:“皇阿玛,其实让百姓都学这些,对我们有好处。其一自然是我们能有更多得用的人手。”
“其二是让更多的人学习我们想让他们学习的内容,归化他们的思想,让他们不再是愚民,任人摆布,能方便我们管理。”
康熙点点头:“想法是好的,初生牛犊不畏虎是因为它不知道老虎的厉害。如果让百姓知道一些厉害之处,能分辨是非,将是一件好事。”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