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9章 江南科举舞弊案11(2 / 2)
期受制于盐商的局面。”
胤?凑了过来:“你有什么好想法?”
苏策丽:“制盐,本不是多复杂的事情,我们有宽广的海域,数不胜数的盐井、盐湖,完全可以加大量制作盐。”
“只要交了盐税的百姓,均可以从制盐办拿盐出来贩卖,不限地区、允许盐商自由通行买卖。”
“为了不让盐商们肆意抬高价钱, 我们可以定一个最高价钱,市面上的盐不得超过此价钱,否则便是恶意扰乱市场,当抓起来论刑。”
现在的盐商靠盐引行事,想要成为盐商,要经过一系例的考核,甚至给皇家捐钱。
正因为成为盐商的条件众多,盐商数量少,形成垄断,致使盐的销价居高不下。
两三文钱从盐办买来的盐转手卖个几十文钱是常事。
有些贫穷人家经常几天不吃盐。
胤禟:“人人都可以卖盐,会让盐商在短期内大增,竞争激烈,从而打断原有盐商的垄断局面,是个办法。”
胤?:“各地制盐成本不一样,为了让当地制作的盐能卖出去,实行了专商引岸的销售制度。”
“改为不限地区、允许商户自由通行买卖,会让高成本制作出来的盐卖不出去。”
每个地方的制盐办皆有其售卖任务,完不成任务会被斥责罢免。
所以当初的制盐办才想出限制地区售卖的招数。
苏策丽:“那是制盐办的事情,他们不想法降低制盐成本,反而将问题归到百姓身上,实属不该。”
“以前的人只能裹树枝,穿粗布,现在是绫罗绸缎样样有,时代在进步,制盐办的人一直把着那些老旧手艺,不思进取,便只有被淘汰的份。”
胤禟第二天到了大理寺审讯。
众人见到他坐在主审的位置上,皆意味深长的看了噶礼一眼,九爷为了替他脱罪,不惜自污名声也要亲自过来审案,噶礼果然不是一般的存在。
九月的天,外面正热着。
整天坐着囚车在外面走动,一天下来,人都有些发臭了。
为了不碍着几位贵人的眼,他们在上来接受受审讯前,大理寺的人特意让他们梳洗了一番。
噶礼的囚衣是胤禟强制让富广给他穿上的,实则还是二品大员,用不着跪到地上,稳稳的坐在椅子上目不斜视。
其他从江南来的人未着囚衣,穿的是便衣,这些人要么有官位在身,要么有功名在身,只有极少数无功名在身的人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