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1章 北境生变(1 / 3)
片刻之后,李景隆与朱权并肩来到后院书房。
书房陈设简单,书架上的书卷收拾得整齐,透着几分文人雅意。
朱权示意下人奉上清茶,待茶水端上桌,便挥了挥手,让所有人都退了出去,只留二人相对而坐。
“景帅不该来看我的。”朱权端起茶杯,指尖摩挲着杯沿,目光落在茶汤里的茶叶上,语气意味深长。
“你该清楚我现在的境遇,京都上下全都盯着宁王府。这个时候跟我沾上关系,对你没有半分好处。”
李景隆放下茶杯,脸上的笑意敛去几分,神情变得格外认真:“殿下说的我明白,但朋友出事,我岂能坐视不理?”
“我虽无力改变削藩的大局,也没法帮你回到大宁,但将来若是你因此陷入生命危险,我李景隆绝不可能袖手旁观。”
朱权闻言,抬起头看向李景隆,眼底满是动容。
他放下茶杯,再次起身抱拳,语气郑重:“景帅这份心意,朱权记下了。多谢。”
李景隆面露愧色,声音里带着几分无奈,“说到底,若不是涿州那一战,殿下便不会损失那五万精兵。”
“如今或许也能有更多底气应对朝廷,不至于落得这般境地。在这件事上,是我欠你的。”
“不!”朱权猛地摇头,语气无比坚定,打断了他的话,“景帅此言差矣。”
“若没有北境之功相护,我的下场只会比现在更惨!”
他顿了顿,眼神里多了几分感慨:“若是当初景帅没有识破朱棣的诡计,若是我没带兵去涿州增援,或许朝廷大军围困大宁时,我还会有反抗的心思。”
“可如今不同,有你在,我不想跟朝廷彻底撕破脸,因为那等同于与你为敌,我做不到。”
“我早知道,削藩是躲不掉的,更何况当初我还曾抗旨不尊,陛下心里早有芥蒂。”
朱权的声音渐渐平缓下来,带着几分释然,“如今能保住性命已是万幸,不敢再奢望其他。”
“这样也挺好,功过相抵,陛下也不再追究过往,只是以后回不去大宁罢了。”
听着朱权故作轻松的话,李景隆的眉头却微微皱起。
他早已从福生那里得知,朱权不但永远失去了返回北境的机会,而且无旨不能离京,与软禁无异。
这座繁华的京都,对朱权而言,不过是一座精致的囚笼。
而朱权之所以选择隐忍,没有与朝廷鱼死网破,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顾及自己。
这份情谊,沉重而真挚,李景隆默默记在了心里。
“吕文兴在押解你入京的途中,没有难为你吧?”沉默良久,李景隆转移了话题,语气里带着一丝关切。
事已至此,再多感慨也无济于事,他现在唯一能做的,就是暗中派人守着宁王府。
毕竟京都算是他的“地盘”,护一个人的周全,还能办到。
“没有,他不敢。”朱权笑了笑,拿起茶壶为李景隆续上茶水,语气带着几分调侃,“他心里清楚你我之间的关系。”
“想来上次在北境吃的亏,他还没忘。”
可李景隆听了,眉头却皱得更紧了。
他与吕文兴打过几次交道,深知此人胸狭隘,是个睚眦必报的小人。
按常理来说,正因为知道朱权与自己交好,吕文兴才更该借机刁难,以泄往日之愤,怎么会乖乖收手?
这里面,恐怕没那么简单。
“景帅可是想到了什么?”朱权察觉到他神色不对,放下茶壶,疑惑地问道。
“没什么。”李景隆回过神,扯出一抹笑意,没有多言。
<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