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8章 解甲归田(3 / 4)

加入书签

气里带着几分感慨,“虽说丢了兵权,但如今满朝文武,再没人敢质疑你的统帅之才。”

“单论这一点,今日的结果不算差。”

李景隆闻言苦笑一声,转头望向高耸的承天门,那门楼上的鎏金大字在阳光下格外刺眼。

“权力如刀,握之伤人,藏之亦伤己,这庙堂之上,从来容不下清醒之人。”

朱允炆生性多疑,今日能因平叛之功重赏他,他日也可能因忌惮而生猜忌。

虽说得了千亩良田、万两黄金,可自始至终,朱允炆没提过任何升迁之事。

从交出兵符的那一刻起,他便成了朝堂上的“闲散国公”,无官无职,没了实权,也没了牵制。

这是最坏的结果,却也是最安稳的结果。

听了李景隆的话,徐辉祖忍不住皱起眉头,心里五味杂陈。

他与李景隆相识多年,自然明白这番话里的无奈,沉默半晌,才郑重开口:“多谢你在殿上为燕王府上下求情。”

“徐兄言重了。”李景隆摆了摆手,脸上露出一抹淡笑,“我求陛下赦免,是为了天下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,不只是为了令妹。”

“我知道。”徐辉祖眼神愈发郑重,语气里满是敬意,“可这份情,我还是得记着。”

李景隆不再多言,只是拍了拍徐辉祖的肩膀:“时辰不早了,我得回家了,家人还在等着我。”

说罢,他便转身向不远处的马车走去。

马车旁,福生正牵着缰绳来回踱步,平安则安静地立在一旁。

看到李景隆过来,两人立刻躬身行礼。

徐辉祖站在原地,望着李景隆登上马车的背影,缓缓抬手,郑重地拱了拱手。

这一礼,既是敬他的功绩,也是敬他的清醒。

...

山道上,马车不断飞驰着。

福生坐在车辕上,手里的鞭子挥得格外用力,马蹄声急促,似乎已经迫不及待。

“再快些!”车厢内传来李景隆的声音,没了朝堂上的沉稳,多了几分急切。

虽说与家人分别不过月余,可北境的烽火、朝堂的周旋,让他觉得像是过了一整年,此刻只想卸下所有防备,马上见到晚枫堂里的亲人。

平安坐在福生身旁,目光掠过山道两侧飞速后退的树林,眉头微微蹙着,眼底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不舍。

如今景帅已经平安回京复命,他也该启程返回北境了,那里还有他的职责要尽。

就在这时,福生突然脸色一变,猛地收紧缰绳。

马驹吃痛,发出一声嘶鸣,马车硬生生停了下来。

平安立刻握住腰间的佩刀,警惕地望向前方。

只见山道中央,一道黑色身影正静静伫立,见马车停下,便躬身行了一礼,动作利落,一看便知是习武之人。

“怎么停了?”车厢内的李景隆略带不满,掀开锦帘走了出来,待看清那人的模样时,眉头微微一皱。

“少主,是萧云寒。”福生转头禀报。

挡路的人正是锦衣卫指挥使,萧云寒。

“属下见过景帅。”见李景隆现身,萧云寒快步上前,再次躬身行礼。

“你怎么会在这里?”李景隆四下扫了一眼,语气里带着几分警惕,“万一被人看见,于你于我,都是麻烦。”

“景帅放心。”萧云寒缓缓抬头,脸上露出一抹久违的笑意,眼底带着几分笃定,“栖霞山上的羽林卫今日一早便尽数撤离,不会有人看见。”

他顿了顿,继续说道:“自羽林卫封锁栖霞山那日起,属下就暗中派了人手守在晚枫堂外,任何人都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