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8章 解甲归田(1 / 4)

加入书签

奉天殿内,鎏金铜炉里燃着的龙涎香袅袅娜娜,缠绕着殿中肃立的文武百官。

朱允炆指尖摩挲着龙椅扶手上的饕餮纹,目光落在阶下的李景隆身上,唇角先染了几分笑意:“李卿两次北上,两次皆能力挽狂澜,立下这等不世之功,想要什么赏赐?”

话音落时,他重新坐直身子,龙袍下摆随动作扫过金砖地面,发出轻微的摩擦声。

随着话音落下,殿内目光尽数汇聚在李景隆身上。

李景隆闻言先是躬身,再抬首时,已从怀中取出一枚鎏金兵符。

他双手将兵符举过头顶,声音沉稳如钟:“微臣乃忠良之后,家父随太祖皇帝开国,也曾镇守北疆,守卫这大明天下。”

“北上平乱,本就是微臣分内之事,不敢奢求赏赐。”

“如今内乱已平,北疆安稳,这兵符留在微臣手里也没什么用了,还请陛下收回,放微臣解甲归田。”

此言一出,殿内瞬间静得能听见香炉里火星的噼啪声。

两侧官员你看我我看你,眼神里满是惊愕。

谁都知道兵权就是地位的象征,李景隆刚立大功,正是握权的好时机,没想到居然会主动交出兵符!而且自请解甲归田!

连龙椅上的朱允炆都愣了神,手指停在扶手上,一时忘了动作。

“北境之乱能平,全赖曹国公鞠躬尽瘁,的确称得上国之重器!”齐泰突然从官员队列中迈步而出,语气里带着几分刻意的热忱。

“不过如今燕乱已平,天下安定,曹国公鞠躬尽瘁,的确也不必再那么辛苦了。”

这话说得恰到好处,正好替朱允炆解了围,也趁机给了一个收回兵权的理由。

朱允炆回过神来,迅速冲身旁的庞忠使了个眼色。

庞忠何等机灵,立刻躬着身子快步上前,双手接过李景隆手中的兵符,转身时几乎是小跑着将兵符送到朱允炆面前。

朱允炆一把抓住兵符,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时,心里悬了许久的那块石头也终于落了地。

他握着兵符轻轻摩挲,抬眼看向李景隆时,眼神里多了几分饶有深意的打量。

满殿官员中,唯有魏国公徐辉祖面色平静,因为他早已知晓此事。

只是在李景隆交出兵符的那一瞬间,他眼底飞快地闪过一抹惋惜。

“你立下这么大的功劳,当真什么赏赐都不要?”朱允炆还是有些不解,握着兵符的手紧了紧,又忍不住追问了一句。

“为陛下分忧,护百姓太平,本就是臣的本分。”李景隆再次拱手,语气依旧恭敬,“不过若是陛下执意要赏,微臣倒有两个恳请。”

朱允炆挑眉:“你说。”

“其一,除朱棣外,恳请陛下赦免燕王府上下所有人,还有那些被俘的燕军将士。”

李景隆的声音低了几分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,“这场内乱已经延续了近一年,北境百姓流离失所,将士们埋骨荒野,已经死了太多人,实在不必再添杀戮。”

他顿了顿,抬眼看向朱允炆,眼神里满是恳切:“其二,希望陛下能免除北境三年赋税。如今北疆刚定,许多百姓连过冬的粮食都凑不齐。”

“免了赋税,他们才能安心耕种,休养生息。这样一来,也能向天下人彰显陛下的仁德爱民之心。”

这话一出口,殿内的文武百官顿时肃然起敬。

有人悄悄点头,有人面露赞许,连原本站在齐泰身旁的几位老臣,都忍不住朝李景隆投去敬佩的目光。

这哪里是求赏赐,分明是在为百姓谋福祉!

唯有齐泰脸色微沉,嘴角抿成一条直线,未发一言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