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八章 北平城的“新主人”(2 / 3)
再次下令:“开城门!”
话音落下,守城的士兵们不敢耽搁,迅速转动绞盘。
一阵沉闷而巨大的“吱呀”声在晨雾中回荡,北平厚重的城门在数万双眼睛的注视下,缓缓向内开启。
紧接着,整装待发的南军将士们迈着整齐的步伐,如一条黑色长龙般,沿着城门缓缓入城,甲胄碰撞的脆响与脚步声交织,在空旷的街道上格外清晰。
徐妙云侧过头,目光落在身旁的李景隆身上,神情凝重,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:“你说过,只要我答应投降,不会伤害北平一兵一卒。”
她必须再次确认,这不仅是为了守城的将士,更是为了满城百姓。
李景隆背负着双手,目光追随着入城的南军队伍,声音平静却无比笃定:“我从不食言。”
对于徐妙云,他的心中满是赞许,一个女子能在危局中权衡利弊,为百姓安危放下执念,这份胆识与胸襟,全天下也难找出几个。
徐辉祖看着身形挺拔的李景隆,眼睛里不知为何,渐渐生出了一股难以言喻的神色。
至此,北平城正式收复,且几乎未费一兵一卒。
这场兵不血刃的胜利,注定将成为李景隆一生中,又一段流芳千古的传奇。
...
两日后,北平城的接管工作已全面完成。
铁铉奉李景隆之命,正式接任北平守将之职,将长期率军镇守北境,守护这方刚刚安定的土地。
北平三司的整顿也在同步推进。
都指挥使张信因助朱棣谋反,已被依法处置,承宣布政使司、提刑按察使司及都指挥使司内的大小官员,尽数被收押入狱,等候朝廷最终发落。
为避免三司停摆影响北平城运转,李景隆亲自从南军中挑选了一批品行端正的人手临时接管各司事务,由铁铉全程监管,待朝廷派来新任官员后再行交接。
战后的北平城,正慢慢从战乱的阴影中复苏。
商铺渐渐重新开门,百姓们虽仍有几分谨慎,却已敢走出家门。
城中的烟火气一点点升腾起来,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。
那些投降的北平守军,也得到了妥善安置。
盛庸按照军中规矩逐一筛选,一部分愿意归顺朝廷的士兵,被编入南军,继续戍守边疆。
另一部分不愿再从军的,则被解除军籍,发放了安家银粮,送出北平自谋生计。
唯有少数顽固不化、仍对朱棣忠心耿耿的死忠分子,被单独看押,将与燕王府上下一同押解京都,听候天子发落。
起初,城内百姓们满心忐忑,生怕南军入城后会大肆清洗,报复曾经支持朱棣的人。
可几日下来,他们发现所有担忧都是多余的。
南军上下军纪严明,从将领到士兵,无一人欺压百姓,甚至在李景隆的命令下,士兵们还主动帮百姓清扫街道、修补房屋。
更让百姓们感激的是,李景隆还调拨了一批粮草和银钱,分发给家境贫寒的人家。
那些战乱中流离失所的流民,也被妥善安置,在北平城内落了户、安了家。
一时间,李景隆的贤名在北平城内的大街小巷传得沸沸扬扬。
茶馆里、市集上,百姓们说起他时,无不称赞有加,民心振奋。
渐渐地,北平上下似乎都忘了曾经的燕王朱棣,甚至有人私下里将李景隆视作北平城的“新主人”。
当手下将这一消息禀报给李景隆时,他却瞬间吓出了一身冷汗。
他深知功高震主的道理,这消息若是传回京都,定会惹来朝中大臣的猜忌,甚至可能再次触怒天子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