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2章 兵临北平(2 / 3)
圣旨将他强行召回了京都。
便是那道圣旨,让朱棣有了喘息之机。
而今,这一刻,终于又要来了。
而且这一次谁都别想阻拦!
在场众人听完这些,一个个全都摩拳擦掌,似乎已经迫不及待看到朱棣跪在北平城头的样子。
盛庸率先单膝跪地,甲胄碰撞的声响打破了帐内的沉寂:“末将愿率前锋,为景帅扫清北平外围!”
平安与福生紧随其后,帐内将领齐齐躬身,声震帐幕:“愿随景帅,剿灭燕逆!”
李景隆望着眼前这些将士,紧绷的下颌终于柔和了些许。
他抬手扶起盛庸,目光扫过众人,心中无比的坚定。
这一次,他绝不会再让胜利从指缝间溜走。
明日晨光升起时,南军铁骑便会朝着北平进发,他要踏平燕逆老巢,让北境彻底归于太平。
“全军备战,明日一早开拔,直取北平!”
将领们齐声领命,陆续退下,帐内只剩李景隆与始终沉默的徐辉祖。
烛火映着徐辉祖紧锁的眉头,他斟酌半晌,终是开口:“李兄,朱棣虽败,北平却依旧不可轻视。”
“世子朱高炽虽不擅兵戈,却在北平经营多年,民心归附;更遑论燕王妃...”
话到此处,他忽然顿住,眉宇间的凝重更深。
燕王妃徐妙云,是他一母同胞的亲妹,当年嫁入燕王府时,徐家满门荣光。
可如今,妹妹成了逆臣之妻,两个外甥朱高炽、朱高煦更是身处敌营。
先前朱高煦被俘,他避而不见,并非薄情,而是实在不知该如何面对血脉与忠义的撕扯。
李景隆早已看透他的心事,抬手按住他的肩,语气平缓却笃定:“徐兄放心,我要铲除的是逆臣朱棣,祸不及妻儿。”
“便是将来北平城破之时,燕王妃也绝不会受半分委屈。”
他虽未见过徐妙云,却知史书中这位燕王妃的风骨——危难时能披甲守城,寻常时可安抚民心,绝非依附丈夫的菟丝花。
这份承诺,既是敬她品性,更是给徐辉祖的定心丸。
如今战局胶着,他需得让这位盟友毫无后顾之忧。
一个女人的生死,于他如今的处境并不能改变什么,但却能让徐辉祖在关键时刻伸手拉他一把。
徐辉祖猛地抬头,眼中满是惊讶,随即化为深深的感激。
他起身躬身行礼,声音都有些发哑:“多谢李兄!只是...我这妹妹性子刚烈,便是燕逆兵败,她也绝不会开城投降。”
“若届时她有冒犯之处,我先替她向李兄赔罪。”
“徐兄言重了。”李景隆扶起他,嘴角勾起一抹淡笑,“若因夫君兵败便弃城而降,那倒不配姓徐了。”
“燕王妃的名声,我早有耳闻,徐兄只管宽心。”
徐辉祖闻言,这才终于放下了心,点着头长吁了一口气。、
李景隆笑了笑后没有再说什么,心里已经开始思索兵临北平后的谋划。
徐辉祖这才松了口气,长舒一口气后,便起身告辞,留李景隆独自对着舆图沉思。
要想拿下北平,逼朱棣现身,降服的朱高煦或许能派上大用场。
他方才只应了不伤及徐妙云,却未提朱高炽与朱高煦,这便是他留的后手。
次日天未亮,榆关镇外已响起号角。
五万南军列阵待发,铁甲在晨光中泛着冷光。
李景隆跨上白马,银枪斜指北方,一声令下,大军如潮水般向着北平进发。
与此同时,两名暗线快马加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