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章 与天子对峙(2 / 4)
城风雨,这就是你的盘算?”他死死盯着李景隆,眉头拧成个疙瘩,“大庭广众之下让朝廷命官横死街头,曹国公这是想效仿逆臣朱棣,要清君侧吗?!”
“清君侧”三个字砸在地上,像三块巨石。
大殿内的所有人不约而同的齐刷刷矮了半截身子,额头几乎抵到冰冷的金砖,连呼吸都放轻了。
谁都知道,这三个字是悬在朝野上下所有人头顶的利剑。
齐泰悄悄侧过脸,阴狠的目光在李景隆背上剜了一下,嘴角勾起抹转瞬即逝的冷笑。
随即又立刻转回身子,摆出副恭顺聆训的模样,只是微微颤抖的肩头,泄露了心底的快意。
“有错当罚,有冤当伸。”李景隆却挺直了脊梁,迎上朱允炆的目光,那双眼睛里没有丝毫畏惧,只有坦荡的执拗。
“死了一个季桓、一个陈瑛,还不够么?!”朱允炆的声音冷得像冰,“难道非要逼着朕与你翻脸么?!”
他在御座前来回踱着步子,龙靴踏在金砖上,发出沉闷的警告:“北境尚未平定,朕不想朝野动荡!本以为你能适可而止,为何偏要苦苦相逼?!难道非要让满朝文武死绝,你才甘心吗?!”
“微臣不敢。”李景隆躬身行礼,声音却依旧高昂,震得殿梁嗡嗡作响,“但微臣明白一个道理——天子犯法,与庶民同罪!”
“粮草一案牵扯的官员,绝非董成安一人!”他猛地抬头,目光如电扫过殿内,“若无人在背后撑腰,区区一个滁州布政司使,哪来的狗胆敢在北境粮草中动手脚?!”
“你血口喷人!”齐泰猛地跳起来,指着李景隆的鼻子厉声嘶吼,那张保养得宜的脸庞因愤怒而扭曲。
“本公又没指名道姓。”李景隆冷笑一声,嘴角撇出抹不屑,“齐尚书何必对号入座,这不是不打自招么?”
“你...你...”齐泰被噎得说不出话,指着李景隆的手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。
他从未见过这样的李景隆——像是把刀鞘彻底扔掉,露出了最锋利的刃,连自己的性命都不顾了。
殿内再次陷入死寂,只有齐泰粗重的呼吸声,在空旷的大殿里来回冲撞。
“你的意思,”朱允炆的声音像淬了冰,一字字砸在金砖上,“是朕错了?!”
“微臣不敢!”李景隆躬身的幅度更大,玄色袍角几乎扫到地面,“陛下无错,错的是那些蒙蔽圣听的奸佞!他们窃取权柄,祸乱朝纲,总该付出代价!”
“大明江山是陛下的江山,但也是芸芸众生的天下!微臣今日冒死进言,是来替他们伸冤的!”
“恳请陛下秉公决断,将粮草一案中的牵涉者尽数严惩!”
话音未落时,殿外廊下传来甲胄摩擦的脆响,像无数条毒蛇正吐着信子逼近。
李景隆眼角的余光瞥见窗纸上掠过的人影,心中不禁冷笑。
如果他猜的没错,此时殿外已经聚集了上百名全副武装的羽林卫!足够将这奉天殿围得水泄不通。
朱允炆眯起眼,直勾勾的看着李景隆:“你口口声声说牵连者不止董成安,证据何在?!”
李景隆从怀中掏出一卷密报,双手高高捧起:“证据在此!”
一旁的齐泰看到这一幕,不由得瞬间变了脸色,眼底深处闪过了一抹慌乱。
庞忠迟疑着上前,枯瘦的手指触到密报时微微一颤,随即快步呈上御座。
朱允炆展开密报的动作极慢,仿佛每掀开一页,都要耗费千斤力气。
“微臣已查明,粮草一案牵涉的朝廷官员共一十七人!”李景隆的声音响彻大殿,震得梁上悬着的宫灯轻轻摇晃,“其中官职较高者,有户部侍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