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6章 是试探,也是警告(3 / 3)

加入书签

带着什么难以言说的涩味。

“嫣儿,爹爹还有正事,跟娘回去。”李景隆捏了捏女儿的脸蛋,抬眼看向袁楚凝时,目光里藏着一丝看破不说破的默契。

他怎会不知,妻子是故意带着女儿来解围的。

袁楚凝福身告退,拉着一步三回头的嫣儿离开了书房。

楼梯上的脚步声渐渐远去,书房里的暖意仿佛也跟着散了些,只剩下窗外雪粒敲窗的轻响。

“下次行事,最好先禀明朕。”朱允炆把最后一点点心送进嘴里,用锦帕擦了擦指尖的酥皮碎屑,语气听不出喜怒,“免得生出误会,伤了君臣和气。”

“微臣谨记陛下教诲。”李景隆拱手行礼,唇角噙着温顺的笑意。

他看得明白,朱允炆虽对他私刑处置朝臣的事怒不可遏,却碍于局势不敢真的撕破脸。

方才若非袁楚凝及时带嫣儿进来,那剑拔弩张的僵局还不知要如何收场。

“年节近了,”朱允炆望着窗外覆雪的枫林,声音缓了些,“这期间,朕不希望再出任何乱子。”

他顿了顿,侧头看向李景隆,“太后说了,年初一让你带妻儿进宫请安,正好你们也许久没见了,她常常念叨你。”

李景隆心头微动,不自觉的眯了眯双眼。

当初朱允炆、朱允熥、李景隆年少时,就经常在东宫一起读书、玩耍,那时候的吕妃,慈眉善目,温文尔雅,对他们三个都极好。

可时过境迁,吕妃已经成了太后,曾经的玩伴也成了君臣,早已不是当初的懵懂少年。

三个人的境遇,如今已完全是南辕北辙,各自走上了各自的道路。

“好,看来我得精心准备一份年礼了,”李景隆笑着点了点头,回想着穿越而来的这段时日,没想到日子竟过得这么快,马上要迎来自己在大明朝的第一个新年了。

“说起来,朕这次来,还替你带回个人。”朱允炆笑了一下,指尖在窗棂上轻轻敲着,像是在斟酌什么。

“哦?是谁?”李景隆故作好奇,思索着追问,心里却飞快转着念头。

朱允炆笑而不答,只朝吕文兴使了个眼色。

片刻后,楼梯上传来拖沓的脚步声,一个佝偻的身影跟着吕文兴登上三楼,停在李景隆面前时,头低得几乎垂到胸口。

这个人不是别人,正是不久之前被他打发回老家的晚枫堂看门老仆,钟叔。

李景隆看着老人冻得发紫的耳廓,还有那双藏在浑浊眼皮下,闪烁不定的目光,忍不住皱了皱眉头。

送这老头离京前,自己明明给足了盘缠,还特意嘱咐他永远不要再回京城。

可是没想到此时却被朱允炆亲自送了回来。

钟叔颤颤巍巍抬起头,正好撞上了李景隆带着怀疑的凌厉目光,浑浊的眼睛里瞬间闪过一丝慌乱,扑通一声跪了下去!

“小...小人参见侯爷,参见陛下。”老迈的膝盖重重地撞在青石板上,发出沉闷的响声,像块石头砸在人心上,声音中还透着一丝不知所措的无助...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