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章 钦天监不会再有了(3 / 3)

加入书签

许久没来过这里了。”朱允炆望着焕然一新的别苑,眉宇间神色复杂,“你修缮得不错,总算不再像从前那般死气沉沉。”

“还有这座藏书楼,‘文渊阁’这个名字甚好,朕喜欢。”

“陛下若喜欢,今后可常来,原先的藏书都还在,微臣特地让人晾晒修补过。”李景隆笑着指了指阁楼。

朱允炆没接话,既没应也没拒,径直往楼中走去。

“福生,沏壶好茶来。”李景隆吩咐一声,暗中递了个眼色,快步跟上。

他大致猜到了朱允炆的来意,从此刻起不能有任何人打扰,尤其要提防那些不该出现在栖霞山的人。

经过吕文兴身边时,李景隆暗自扫了一眼,心中冷笑。

他对此人并不了解,史料中关于吕家的记载本就寥寥,不过年纪轻轻便能坐到东宫侍卫统领的位置,绝非易与之辈。

吕文兴察觉到他的目光,微微抱拳一礼,脸上却波澜不惊。

腰间佩刀随着衣摆轻晃,隐约透出一股生人勿近的寒气。

文渊阁一楼二楼皆是藏书,唯有三楼是李景隆的书房。

朱允炆负手在一楼慢慢踱步,时不时伸手抚摸书架上的书籍。

他曾陪父王来过多次,这里的许多书都曾读过,如今看着架上那些熟悉的书籍,不禁触景生情。

李景隆静立一旁,未曾打扰,只是眼角余光总不自觉瞟向西北角的角落。

那里有一扇通向地下的暗门,是他重修文渊阁时特意留下的机关。

朱允炆的指尖划过角落中一本泛黄的《孙子兵法》,忽然开口:“记得从前你总爱偷拿这本兵书到处去吹牛,说要当大明第一大将军,被王叔发现后,经常罚你在祖宗祠堂里跪着抄书。”

李景隆心头微动,有些莫名紧张的看着那本夹在众多书籍中的《孙子兵法》,努力在记忆中搜索着朱允炆所说:“陛下还记得。”

那本书里夹着朱允熥当初为自己抄送的半卷《孙子兵法》!如果一旦被朱允炆翻出,麻烦就大了!

朱允炆一定认得朱允熥的字!

“怎么会忘。”朱允炆转过身,目光落在他身上,“那时你总说,将来要替朕守好这江山。”

空气骤然沉静,李景隆低下了头,极力掩饰着自己眉宇间的担忧:“臣也不敢忘。”

可事实上他却并没有回想起太多,那应该是原主和朱允炆很小的时候发生的事,但随着时过境迁,很多事都模糊了。

“可如今,流言四起时,你却不愿信朕。”朱允炆的声音轻得像雪,“你宁愿自己查,宁愿布下这些局,也不愿来问朕一句?”

李景隆抬眼,正对上那双复杂的眸子,有失望,有探究,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。

他沉默片刻,缓缓道:“陛下是天子,臣是臣子。有些话,臣问不出口,陛下也未必能说。”

可事实上是,他去过宫里,但朱允炆却避而不见。

只是这些话李景隆并未说出来,因为失望的不只有朱允炆一个。

朱允炆望着李景隆,收回了手,忽然笑了,笑声里带着说不清的意味:“你倒是通透。”他转身走向楼梯,“上去坐坐吧,许久没和你好好说说话了。”

李景隆缓步跟上时,瞄了一眼书架,心底终于松了口气,

三楼的暖炉正旺,驱散了楼外的寒气。

只是一前一后的君臣二人心里,似乎已经多出了那么一丝说不出道不明的东西...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