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章 东宫密探(3 / 3)
今日之事...您实在该多几分隐忍。那些宦官最是擅长捕风捉影、罗织罪名,您当众抗旨已是把柄,又杀了太后的人...
他声音压得极低,几乎贴在桌面:此事若传回京都,怕是会给您招来杀身之祸啊!
他是朝中老臣,见过太多朝臣从宠臣到阶下囚的遭遇,也见过太多忠良被人构陷,最终落得个满门抄斩,甚至株连九族!
当年的大将军蓝玉是何等风光?可最终还不是落得个被剥皮实草,抄家灭族,连姻亲故旧都株连了上万人!
李景隆虽是太祖义孙,可在皇权面前,那点香火情分薄如蝉翼。
耿老的心意,我懂。李景隆眼中闪过一丝暖意,随即化为沉郁,可我别无选择。
他攥紧拳头,指节泛白:我抗旨,是因为此时反击无异于以卵击石!南军看似连胜两阵,实则内里早已腐朽——你也瞧见了,燕军都快打到京都了,朝中各方势力还在为私利勾心斗角!以权谋私!
光是这真定守军里,就鱼龙混杂盘根错节,燕军的细作、京都的眼线各为其主!有人私通燕军,暗怀叛心;有人克扣军饷,私放高利,剥削袍泽...这样的军队,如何能敌朱棣的虎狼之师?
一旦兵败,谁来担责?是那些在京都高谈阔论的庸臣,还是深宫之中的太后?李景隆的声音陡然拔高,又猛地压低,陛下轻信谗言,如今被太后与宦官挑唆,谁又能揣度圣心深浅?
他猛地拍向桌案,茶盏都震得作响:我既当了这统帅,就绝不会让朱棣得逞!平定燕乱之前,别说太后,就算是陛下,也休想左右我的布局!
耿炳文听得后背的衣襟早已被冷汗浸透,眼神几次慌乱地扫过门口,恨不得直接把李景隆的嘴堵上,大将军!这话可千万不能再说!隔墙有耳啊!若是被人听去,那便是谋逆的罪名!
李景隆目光坚定:只因耿老是我信得过的人,所以才说这些肺腑之言。您放心,我心中有数。他望向帐外沉沉夜色,只要我在真定一日,北境就仍是朝廷的疆土!
耿炳文看着李景隆眼底的决绝,:既如此,那从今往后,老夫将携南军上下,誓死追随大将军!若有差遣,尽管吩咐!
好,眼下正有一件事需要耿老帮忙,李景隆眼中闪过厉色,燕军新败,短期内不会来犯。这期间,我要彻底整肃南军!
凡有二心者,无论他是谁的人,哪怕是皇亲国戚、勋贵重臣,一概不留!
耿炳文心头一紧,试探着追问:这'不留'...是指?
李景隆一字一顿,声音冰冷:轻则杖责驱离,永不录用;重则军法从事,斩首示众!
听闻此言,耿炳文只觉一股寒气从脚底直窜天灵盖,瞳孔猛地收缩。
这哪里是整肃,分明是要在南军里来一场血洗!
真要大开杀戒,谁知道要有多少人掉脑袋...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