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三集 钱镠封王(6 / 9)

加入书签

迎击,又送信给李神福,以其妻子性命招降。

李神福回复:某自微末小卒从吴王起事,今为大将,岂忍背离恩德,而顾恋妻子乎!

立斩来使,自绝退路,军士皆为感奋。

行至吉阳矶时,田頵命以李神福之子李承鼎为质,于肉军阵前再次招降。

李神福呵叱左右射杀其子,继而挥师猛击,大败王坛。

杨行密另派台蒙引军自侧背攻击,田頵战败被杀。

便在田頵起兵之时,吴王部下另一悍将安仁义听说,以为兄弟同气连枝,随后亦反,焚烧东塘,袭击常州。

常州刺史李遇出战,于阵前破口大骂。

安仁义止军说道:李遇何敢骂我?此处必有伏兵,三军退。

李遇伏兵果然出击,追到夹冈。

安仁义插旗于地,解甲吃饭,李遇军不敢追击。

安仁义离开常州,率部进入润州。

杨行密闻报,遂招回王茂章、李德城、米志诚诸将,自青州回师向南,率兵围困润州。

安仁义闻说是他三人领兵,坦然不惧,只是冷笑而已。

当时在吴军诸将之中,推朱瑾擅长用槊,其次米志诚擅长射箭,皆为佼佼者。

而安仁义颇以射箭自负,对众说道:米志诚以十分之弓,不及朱瑾一分之槊;朱瑾以十分之槊,又不及我安仁义一分之弓。

于是出城交战,果然引弓而射,箭无虚,射杀吴军多将。

王茂章等畏惧,不敢接近,安仁义乃引军离开润州,据守广陵。

杨行密爱惜其勇,复念旧情,又想招降。

安仁义犹豫不决,举棋不定。

王茂章等恐其投降后复为吴王宠信,于是乘其懈怠,挖地道入城,捉住安仁义,斩于广陵,振旅还师。

自此两员上将叛亡,吴王军力便衰。

天佑二年,杨行密犹念朝廷勤王除贼密旨,再次兵北上,派部将刘存溯江西攻鄂州。

刘存引领步骑舟师,水陆齐头并进西行,不一日到达江夏之地,兵围鄂州,下令焚烧城池。

城中梁军渐渐不支,城门开处,便欲要突围而出。

吴军众将见状,纷纷请令赶快攻击。

刘存说道:此时城内大半为朱全忠部下汴州之军,并无死守之志,皆欲北奔故乡。

我若拼力攻击,其必复入城内死守。

不如使敌人离城而去,则城池可取。

于是网开一面,使梁军自走。

俄而城门大开,汴军一拥而出,果然四散而走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刘存不令追杀逃兵,只管趁机夺城。

是日果然城陷,执拿武昌军节度留后使杜洪,及鄂州守将曹延祚,押送吴王,穷斩其余部众。

吴王杨行密见到杜洪,责问道:尔占据鄂州,屡杀朝廷信使,又随同朱全忠逆贼弑主,与孤为仇。

我军还时,复为逆贼断后抗拒勤王之兵,今既被擒,预定何如取舍?

杜洪再拜谢道:大王不必多言,人为知己者死,某不忍有负朱公。

杨行密愠怒,遂命将杜洪与曹延祚皆斩于扬州市曹。

刘存既占鄂州,吴王便命其为留守节度使,待命北进。

此年九月,朱全忠大军南下,命部将杨师厚攻破襄州,荆襄节度使赵匡凝奔归杨行密。

襄阳既失,汴州梁军威势大壮,吴军北上计划顿阻,宣告破产。

杨行密闻报大忧,因而得疾,挨至十一月去世,时年仅五十四岁。

唐帝闻知,乃下诏赠谥号为吴武忠王,使其长子杨渥继立。

赵匡凝见杨行密已死,自己虽然客居扬州,但对杨渥并不礼貌,吴国诸将皆厌恶之。

杨渥举行宴会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