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三集 钱镠封王(4 / 9)

加入书签

掠。

钱镠率军一一讨平,因功被授予石镜镇衙内知兵马使、镇海军右职。

乾符六年,黄巢军劫掠浙东,进犯临安。

钱镠先是虚张声势,其后诱敌伏击,以少胜多;而后又设疑兵计,使黄巢不敢进攻杭州。

广明元年,董昌聚集杭州各县乡兵勇,组建八都兵,以钱镠为石镜都副将。

高骈召董昌、钱镠前往广陵,并对诸将称赞钱镠,谓其将来成就必能越自己。

中和二年,越州观察使刘汉宏与董昌不和,命弟刘汉宥与都虞候辛约进驻西陵,欲吞并杭州。

钱镠率八都兵渡过钱塘江,偷袭刘汉宥,火焚其营寨。

刘汉宏又命部将黄珪、何肃屯兵诸暨、萧山,亲自率军督战,但都被钱镠击溃。

何肃、辛约战死,刘汉宏扮作屠夫,方始侥幸逃回越州。

中和四年,唐僖宗以宦官焦居璠为杭越通和使,劝令董昌与刘汉宏罢兵和解。

二人皆不肯奉诏,刘汉宏命朱褒、韩公玫、施坚实等率水军屯驻望海,与董昌对峙。

光启二年,董昌命钱镠进攻越州,并允占领浙东后,便将杭州授于钱镠。

钱镠遂率军出平水,开山路五百里,直趋曹娥埭,收降浙东将领鲍君福。

复进屯丰山,而后攻破越州。

刘汉宏败走台州,被台州刺史杜雄生擒献于钱镠,斩于会稽。

董昌遂移镇越州,果将杭州让于钱镠。

光启三年,董昌为越州观察使,钱镠则为左卫大将军、杭州刺史。

不久浙江西道、淮南道先后生兵变,镇海节度使周宝被部属刘浩、薛朗驱逐,逃到常州。

苏州被六合镇将徐约攻取,淮南节度使高骈则被部将毕师铎囚禁。

钱镠命部将成及、杜棱攻破常州,将周宝接到杭州,但周宝不久便因病而死。

杜棱乘胜而进,又攻取润州,逐走刘浩,俘获薛朗。

钱镠处死薛朗以祭奠周宝,而后命从弟钱銶击破徐约,被唐昭宗任命为杭州防御使。

与此同时,庐州刺史杨行密起兵攻入淮南道,与孙儒、钱镠混战数年,终杀死孙儒,占据淮南道及浙江西道润州、常州。

苏州则被钱镠占据,并收编孙儒残部,组建武勇都。

景福元年,唐昭宗在越州设置威胜军,任董昌为威胜军节度使、陇西郡王;又在杭州设置武胜军,以钱镠为武胜军都团练使。

钱镠遂占据浙西数州之地,任用杜棱、阮结、顾全武、沈崧、皮光业、林鼎、罗隐等一班文武,势力逐渐壮大。

闪回结束。

便在此时,杨行密擒获苏州刺史成及。

钱镠为其兵锋所逼,固守杭州。

景福二年,钱镠升任苏杭观察使,征二十万民夫以及十三都军士,修筑杭州罗城。

唐昭宗又拜钱镠为镇海军节度使、润州刺史,承认其对浙江西道统治权。

乾宁二年,董昌野心膨胀,在越州自立为帝,建立大越罗平国,改元顺天,并任命钱镠为两浙都指挥使。

钱镠谏道:明公闭门为帝,致诛九族、百姓涂炭,何如为节度使,能得终身富贵耶!

董昌闻言,怒而不听。

同年五月,唐昭宗诏封钱镠为浙江东道招讨使、彭城郡王,令其讨伐董昌。

董昌命部将陈郁、崔温屯兵于香严、石侯,并向淮南节度使杨行密求救。

钱镠趁其救兵未至,便命顾全武进攻越州,斩杀守将崔温,击败徐珣、汤臼、袁邠等。

不久越州城破,董昌被俘,在押赴杭州途中投江自杀。

同年十月,唐昭宗改威胜军为镇东军,任命钱镠为镇海、镇东两镇节度使,又加检校太尉、中书令,赐铁券,恕其九死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