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二集 姑侄争锋(2 / 7)
子,岂不记太宗当年玄武门之事乎?又身为鬼谷掌门,犹忘却当年薛万彻之憾耶!
玄宗闻听,犹豫不定。
便在此时,有人自东都洛阳而来求见,呈上一把佩刀,说是奉尚书左丞张说之命送来,并无书信封奏,亦无任何转告之言。
王琚说道:张相此意甚明,亦请陛下及早决断,不可拖泥带水也。
正说之间,黄门禀报:荆州长史崔日用入朝奏事,不及来日早朝,今在门外候见。
玄宗命入,崔日用入内先拜皇帝,后与王琚见礼。
因见并无外人,开口便道:太平公主图谋叛逆,由来已久。
今陛下已为天下之主,只需一道制书即可,其谁敢抗命不从?
李隆基:卿言甚是。
然若惊动上皇,则某罪大矣。
崔日用:天子大孝,在使四海安宁。
倘使奸党得志,则社稷宗庙将化废墟,陛下孝行何在!
请令以左右羽林及左右万骑,将公主及其党一网打尽,则不会惊动太上皇矣。
李隆基深以为然,于是意决,当即任命崔日用为吏部侍郎。
魏知古闻说王琚及崔日用夤夜入宫,遂急入驸马府,告知太平公主,并进言道:其事急矣,箭在弦上,不得不!
公主闻言,咬牙恨道:小子既不肯为我傀儡,则休怪我手下无情矣。
乃聚党羽,动叛乱。
于是指使常元楷、李慈二人,率领羽林军突入武德殿;另派窦怀贞、萧至忠、岑羲等人,在南牙举兵响应。
与此同时,玄宗李隆基亦调兵遣将,先与岐王李范、薛王李业、左仆射郭元振密议,继召龙武将军王毛仲、殿中少监姜皎、太仆少卿李令问、尚乘奉御王守一、内给事高力士、果毅李守德等人,决定率先下手。
先天二年七月初三甲子日,玄宗诏命王毛仲调用闲厩马匹,及禁兵三百余人,从武德殿进入虔化门,召见常元楷、李慈。
二人进见,玄宗不问情由,立命斩之;复率军至内客省,逮捕贾膺福、李猷。
乃命禁军押至朝堂,当即升殿,诏命当场执捕萧至忠、岑羲,令将与贾、李二人,一起推出午门斩。
窦怀贞当时未及上朝,在家中听闻事变,急乘车自南门而出,欲入终南山中。
但未料被门军追索甚急,不慎连车带马落入城壕,陷溺难出。
窦怀贞恐被拿住经受酷刑,乃长叹一声,解下腰间丝绦,自缢于车驾横梁之下。
门军救下,运至午门,已经断气。
唐玄宗下令戮尸,命将其姓改为毒氏。
早有太平公主一党跑入内宫,将政变之事报与太上皇,望其能够阻止,以救余党性命。
李旦闻此大惊,乃率内侍登上承天门楼,欲召皇帝玄宗来见。
郭元振进奏太上皇道:皇帝只奉上皇诰命,诛杀窦怀贞等奸臣逆党,并无他事。
上皇惊慌稍敛,李隆基随后亦至,跪于上皇面前,启奏窦怀贞等谋反之事。
李旦怒道:我早知此老贼,是朝中最不安分者。
郭卿与我颁诰命,列举窦怀贞等人所有太平公主党人罪状。
已伏诛者不论,赐死薛稷于万年县狱中。
玄宗谢恩而退,诏令大赦天下。
只是逆臣亲属党羽,不在赦免之列。
太平公主眼见事败,未待禁军来拿,先微服出离京城,逃入山寺之中。
直到三天以后闻说皇兄宣布大赦,这才出来,还于驸马府中,预备来日进宫,私见太上皇求赦。
未料喘息未定,玄宗李隆基制使已至,宣布太上皇诏书:命赐死太平公主,使在自己家中自尽;公主诸子、诸婿以及府中党羽,皆命处死;薛崇简因平日屡次谏阻其母结党揽政,每遭太平公主责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