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七集 平定辽东(3 / 8)
>
今平壤之军既回,熊津又拔,则百济余烬,不日更兴,高丽逋薮,何时可灭?且今以一城之地,居贼中心,如其失脚,即为亡虏。
我若拔营移兵东入新罗,又是寄人篱下之客,若有稍不如意,到时悔不可追。
况鬼室福信与僧道琛等为人凶暴,残虐过甚,扶余丰对其二人猜惑不信;彼等外合内离,鸱张共处,势必相害。
我等唯宜坚守观变,乘便取之,不可轻动,更不可还中国也。
众将闻言,俱都乐从。
刘仁轨于是将适才之语写成奏章,请来使带回,禀奏天子。
唐高宗看到刘仁轨之奏,十分满意,复传示文武,众臣也都交口称赞。
此后事态展,果如刘仁轨之料。
当时鬼室福信修建真岘城以守,因前番大败于泗沘,便缩回真岘,以修养元气。
因听闻唐军在高句丽战之不利,已经退兵,便谓百济留守唐师已成孤军,预备乘势再往攻伐。
刘仁轨早就猜着,于是先制人,遂引新罗军乘夜袭击岘城,攀墙而上,斩关落锁,杀死城卫,引外面早已埋伏以待大军入城。
夜半攻袭,拂晓破城而入,取得完胜。
真岘城破,鬼室福信侥幸逃脱。
唐军自此遂通新罗运粮之路,解除此前孤守泗沘,四面陷于敌围之困境,局面为之一新。
百济王扶余丰猜疑鬼室福信揽权,派人将其杀死。
于是复国军内部分裂,人心惶惶。
刘仁轨趁机严整其师,四处攻击,逐渐收复失地,继而进迫熊津。
扶余丰听闻唐军骤至,自忖不敌,遂急遣使到倭国太高句丽两处求援,一面命在熊津江口竖立两栅,以御敌军。
刘仁轨再与新罗兵联手攻打,攻破其栅,百济复国军被斩杀并溺死者一万多人,损失惨重。
僧道琛等人见事不妙,遂解除对府城泗沘包围,退守任存城。
当时新罗军队粮尽,返回其国,百济境内只余唐军独自支撑。
僧道琛于是自称领军将军,福信自称霜岑将军,招集徒众,势力越来越大。
刘仁轨兵少,便与刘仁愿合军,遗使报回长安。
唐高宗闻报百济情势严重,遂一面下诏命新罗出兵,一面派任雅相、契苾何力、苏定方、萧嗣业率军,水陆分道并进,再次东征。
当年新罗王金春秋已薨,其子金法敏即位,乃奉大唐天子之诏,派的将军金钦为帅,统军西征,以援助唐将刘仁轨。
未料新罗军刚始到达古泗,便被百济霜岑将军福信截击。
金钦一战而败,于是返回新罗,再不敢出。
镜头转换,按下刘仁轨激战百济,复说苏定方征伐高句丽。
龙朔元年七月,苏定方军至浿江,击败高句丽守军,此后长驱直入,包围平壤。
九月,契苾何力到达鸭绿水,高句丽莫离支盖苏文长子名唤渊男生,当时代父亲执掌全国兵权,亲率数万精兵据守江岸,以阻止唐军渡江。
契苾何力到达,正赶上连夜北风,江面坚冰大合,遂率军乘冰渡江,一举打败高句丽江岸守军,斩三万级,其余皆降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渊男生仅以身免,匹马逃回平壤。
龙朔二年,渊男生恢复元气,复引大军来战唐师。
然而恰巧便于此时,长安来天子诏书,敕令由于铁勒入侵,命契苾何力、萧嗣业所部迅班师,还救关中。
契苾何力二将无奈,只得引军退还。
于是平壤城北部,只有大将庞孝泰率其十三子及五千子弟兵,驻守蛇水。
字幕:庞孝泰,广西白州人,被唐高祖李渊授任南州刺史。
武德六年四月,庞孝泰与南越州民宁道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