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集 天下大乱(3 / 4)
因隋炀帝三次用兵高丽,致使百姓失业,并兼饥荒,粮食价格飞涨。
张须陀决定开仓放粮,赈济灾民,官属皆谓:须待陛下诏敕,岂能私自开仓赈粮。
张须陀则说:今陛下远在辽东,使者往来,需要一年。
百姓有倒悬之急,待报告上去,尸皆填坑矣。
我以此获罪,虽死无恨。
于是开仓放粮。
隋炀帝得知,反大加奖赏。
大业七年三月,邹平人王薄据长白山反隋,屡败官军。
张须陀带兵征讨,王薄引军南下避之,张须陀穷追至岱山之下,出其不意攻击,大败王薄,斩数千。
王薄收拢残部,北渡黄河,又被张须陀追至临邑击败,斩五千余级,获畜万计。
当时天下太平日久,地方官吏每与叛军作战,或弃城逃跑,或开门出迎。
唯独张须陀勇决善战,又擅抚驭,所以很得军心,当时号为名将。
大业九年,王薄联合孙宣雅、石秪阇、郝孝德叛军十余万人,攻打章邱。
张须陀遣水军断其水运,自率两万步骑击讨,叛军大败,溃至津梁,又被水军所拒。
张须陀与周法尚水陆夹击,再次大败叛军。
同年,裴长才与石子河叛军攻至历城,纵兵大掠。
张须陀不及召集士兵,率五骑与叛军作战,身陷重围,多处受伤,勇气弥厉。
城中援兵至,张须陀督军再战,裴长才败逃。
北海郭方预聚众三万,与秦君弘联合围攻北海郡,兵威强盛。
张须陀率勇将罗士信、秦叔宝,选精兵加兼程前进,趁叛军毫无防范起进攻。
于是再次大败叛军,斩杀数万人众,并获辎重三千辆。
字幕:罗士信,山东齐郡历城人,张须陀帐前第一猛将。
大业九年,王薄等攻打齐郡,张须陀率军征讨,罗士信年仅十四岁,请求从军征战。
张须陀笑道:你身不及马颈,穿盔甲且都费气,怎能骑马征战哉?
罗士信闻言大怒,当即身披两副甲胄,悬挂两壶箭矢,飞身上马,驰骋来回。
张须陀非常赞赏,许其为先锋,在潍水与贼军交战。
义军列阵未完,罗士信便驰马冲入贼阵,连杀数人,并斩下一人级,抛向空中,再用长矛接住,在阵前巡走驰骤。
贼军惊呆,不敢逼近,张须陀乘势进攻,大破贼众。
罗士信追击,每杀一人就割其鼻,回军后以鼻子数量报功,累累百数。
张须陀叹服其能,并将自己所乘战马赏给罗士信,留在身边以为虎贲。
此后张须陀每先登陷阵,罗士信必在身侧跟随。
隋炀帝闻之,命画工随军,画下张须陀、罗士信战斗场面,进献长安。
字幕:秦琼,字叔宝,齐州历城人,自幼勇武过人,远近闻名。
秦琼初仕隋朝,先后跟随来护儿、张须陀、裴仁基帐下任职。
秦琼母亲去世时,来护儿派人前去吊唁。
诸将甚奇,乃问道:士兵死亡及家有丧事者多矣,将军为何只吊唁秦叔宝家人哉?
来护儿答道:此人骁勇彪悍,有志向气节,将来必得富贵,怎可以卑微之人相待?
大业十年,来护儿率水军三征高丽,秦叔宝便在张须陀帐前为将,随征卢明月。
闪回结束,书归正文。
张须陀见满营诸将,只有罗士信与秦叔宝二人请命,乃大加赞叹,于是命其各自领兵千人绕出敌后,埋伏于芦苇丛中,自率大军连夜起兵,佯作弃营逃遁。
叛军细作回报领,说官军已遁,卢明月果然倾巢而出,前往追击。
秦琼与罗士信见其空营出击,趁机动偷袭。
因见敌营寨门紧闭,二人爬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