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集 盘肠大战(3 / 5)

加入书签

为窦泰致祭举丧,厚加殡葬。

表奏朝廷追赠为大司马、太尉、录尚书事,谥号武贞。

字幕:西魏大统三年,东魏天平四年,西元五三七年,关中大饥。

宇文泰乘胜用兵,攻占弘农,取仓廪以给军食。

休养五十余日,军士体力方得稍复。

高欢乘此之际,为与窦泰报仇,亲率大军二十万兵出晋阳,进攻西魏。

又令高敖曹率兵三万出河南,以为接应。

谋臣薛琡谏道:关西大饥,人以树皮草根为食,宇文泰故冒死去攻弘农粮仓。

今我只需以大军围住弘农,将其军民逼进关内,西魏求战不能,求粮不得,不是饿死,即生哗变。

何劳丞相深入险地,冀望战场侥幸之胜耶?

高欢不听,坚持出兵。

侯景进言:不如分前后两军相继而进,互相照应,避免一战失利,不致全军崩溃。

高欢亦不听从,乃率军自壶口经蒲津渡黄河,进屯许原西,直指长安。

宇文泰闻报高欢又来,亲率万人自弘农回师渭南,征召诸州之兵迎战。

为阻东魏军逼近长安,不待州兵齐集,即令架桥渡河,进至沙苑,与东魏军仅距六十里。

双方各自扎住人马,分别派出信使,约期决战。

宇文泰亲自出营,仔细看过战场地形,复派部将达奚武带领数骑,前往侦察敌情。

达奚武领命,率领两个随身侍卫,改扮成东魏军士戎装,一阵风似地去了。

宇文泰看过地形,成竹在胸,唤过大将赵贵:卿可率五千步兵,皆持短刃,在沙苑以东十里渭曲苇丛中设伏,听我击鼓为号,齐出伏击。

赵贵:苇丛中泥泞不堪,如何必于此处设伏?

宇文泰笑道:将军不知,兵法云出其不意,无有不胜。

我选于此处设伏,除芦苇高密能尽伏步兵大军之外,亦因此处地形逼仄,苇深土泞,不利于东魏骑兵展开作战也。

赵贵大悟,应命去了。

宇文泰安排伏兵已毕,便亲带兵出迎,自为中军背水列阵以待。

回顾不远处河滩上树林掩映,其地尽为砂砾,利于骑兵奔驰,心中一动,又唤过部将李弼:我分给你骑兵四千,作为奇兵置于右翼,藏于树林之中。

听我号角之声,便从侧翼杀入敌军阵中,截断其军,使其不能尾相顾。

李弼应诺,亦领命去了。

此时中军只余二千老弱,皆都衣甲不整,军哭破损。

宇文泰命就地露营,来日大战。

次日平明,达奚武侦察而回,叩营还报:末将三人化装成东魏军士,昨日傍晚混入高欢营内,侦知其军中口令。

查明高欢军中部署,如此如此,返回复命。

宇文泰奇道:彼军中诸将,竟无怀疑卿者乎?

达奚武答道:某只管昂扬鞭,假作巡营督察官,将其各部军营都转了一圈,看见有衣冠不整或不遵法纪兵士,还上前举鞭乱打一顿。

转了个通宵,并无一人怀疑。

宇文泰大笑,心中已有计较,乃命擂鼓聚将,分拨已定,下令列阵迎敌。

说话之间,只听马蹄杂踏,震动河岳,高欢引众大至,在沙苑渭曲对面列阵。

三通鼓罢,双方分别射住阵角,留出中间三百步空地以为战场。

东魏兵将见西魏军少兵弱,不由信心大增,各欲冲阵,以建大功。

都督斛律羌举忽向高欢建议:丞相不可急于交锋!

其只有三二千兵马,若非有计,怎敢与我二十万大军相持?丞相不如引军在此与之相持,末将分精骑数万,去袭长安。

高欢:今观胜负之局已定,何必多此一举?

斛律羌举:即便我军获胜,宇文泰败回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