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六集 桓玄叛晋(7 / 9)

加入书签

>

桓玄今掌朝中大权,必要篡权夺位,正可为他人起而除之,以供口实也。

姚兴以为言之有理,遂命袁虔之为广州刺史,余者各以其才任用。

桓玄此时以为政敌尽除,愈加狂悖,甚于其父桓温。

于是重入建康,废除元兴年号,恢复隆安,不久又改元大亨。

自为太尉,加衮冕之服,绿綟绶,增班剑至六十人,剑履上殿,入朝不趋,赞奏不名,分派桓氏宗族亲信,出任内外职位。

又下诏全国避其父桓温名讳,同名者皆要改之,赠其生母马氏为豫章郡太夫人。

大亨元年,桓玄迁升大将军,又奏请率军北伐后秦,但因自知不敌,随后复暗示朝廷下诏阻止。

其玩弄权术哄骗世人,却使人一看便知,浅薄之至。

当年桓伟去世,桓玄如断手足,便觉势孤。

亲信殷仲文及卞范之见此,皆劝桓玄篡位。

桓玄信以为然,遂晋升桓谦、王谧、桓修等人,使皆处要职;自命为相国,更划南郡、南平、天门、零陵、营阳、桂阳、衡阳、义阳、建平共十郡于己,使朝廷封自己为楚王,加九锡,并置楚国官属。

及后桓玄自解平西将军和豫州刺史,将官属并入相府,不臣之心昭然若揭。

诏书下达荆州各郡,殷仲堪党众庾仄不服,起兵反抗。

因趁荆州刺史桓石康未到,引七千人袭取襄阳,震动江陵。

桓石康后引军到,将其平定。

桓玄假意上表归藩,却又代朝廷作诏挽留自己;然后再请归藩,又要晋安帝下诏挽留,如此反复不已。

故此自编自导,自己上表自己下诏作答,乐此不疲。

另命人不时报告祥瑞,便与当年王莽篡汉一般,疯狂制造舆论。

又常想像有高士出现,以辅佐自己篡位受禅,高士不出,遂命皇甫谧六世孙皇甫希之假扮高士,出入相府。

但皇甫希之腹中并无甚才学,开口说话便漏其底细,被时人称作“充隐”

,以为笑谈。

大亨元年十一月,桓玄自加冠冕,戴天子规格十二旒,又加车马仪仗及鼓吹乐器,改称楚王妃为王后,世子为太子。

十一月十八日,由卞范之写好禅让诏书,命临川王司马宝逼迫晋安帝抄写。

二十一日,由兼太保、司徒王谧奉玺绶,将帝位禅让给桓玄,随后迁晋安帝至永安宫,又迁太庙,奉晋朝诸帝神主至琅邪国。

及后百官到姑孰劝进,桓玄又假意辞让,官员又坚持劝请,闹个不亦乐乎。

直到折腾够了,桓玄故作勉从众官所请,于是筑坛告天,于十二月三日正式登位为帝,改元永始,封晋安帝为平固王,迁于浔阳。

桓玄篡位后骄奢荒侈,游猎无度,通宵玩乐。

因其性格急躁,呼召时皆都要快到达,当值官员都在省前系马备用。

宫禁内事务烦杂,已经不像朝廷,倒似集市。

桓玄又兴修宫殿,建造大乘舆,可容纳三十人。

百姓疲惫困苦,民心思变。

北府旧将刘裕、何无忌与刘毅等人于是暗地募兵,欲以讨伐桓玄。

永始元年二月,刘裕等人正式举义,在京口、广陵、历阳和建康四地一同起兵。

刘裕派周安穆向建康刘迈报告,使作内应;然而刘迈惶恐,更向桓玄告。

桓玄大赞刘迈忠义,封为重安侯,命其收捕周安穆。

其后又谓刘迈收捕不力,于是诏命诛杀,并杀其部下诸将。

诸葛长民于历阳举兵,亦被刁逵所捕。

刘裕等经过一番苦战,终取京口、广陵两郡,擒杀刺史桓修、桓弘,进至竹里。

桓玄加桓谦为征讨都督,率兵以抗。

桓谦领命,请求派兵往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