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八集 英雄末路(5 / 9)

加入书签

侍中。

只因其父慕容儁反晋自立,晋人皆不乐其生。

今慕容垂复称燕王,亦乃晋之叛臣,可谓世仇。

某此去晋营,以利害说之,请谢玄与殿下联合同破燕兵,彼必从之,则邺城之围自解。

苻丕无计可施,终然其说,于是修书一封,使徐成引城中五千精兵,趁夜从西门而出,直奔河南晋军大营而来。

徐成引兵来至河南,远远扎住大营,遣使往晋营中通报。

谢玄见是秦将求见,不知何故,令其至营来见。

徐成只带数名亲随赤手而往,入拜谢玄:秦王与晋室本来无仇,只因慕容垂降秦后从中挑拨,秦王听信谗言,致结淝水之怨,秦王深自追悔,乃至胡乱中原。

今长乐公欲报前仇,愿以河南及邺都还晋,情愿西还长安,只求将军联手,共灭慕容垂。

另因邺城久困,乞求粮米救济城中军民,则愈感激不尽,愿永结盟好。

谢玄闻听大喜:既长乐公只以报仇为念,许以共破燕军之后还我邺城及河南之地,我怎不救应其困?今且将米二千斛相赠,以解城中军民之危;将军既带兵而来,可押粮米回去,资给城中军民。

我来日即兵马,亲自引军来救,共破慕容垂兵。

徐成拜谢,便回营派兵前来搬粮,押运而回。

徐成去后,将军桓石虔不解,问于谢玄:此正鹬蚌相争之时,将军何不坐待慕容垂诛杀苻丕,双方两败俱伤之时坐收其利,反助秦军米粮,且许以兵救应,何意也?

谢玄笑道:公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。

慕容垂不减韩信之智,又有吕布之勇,今以兵困邺都经年,非不能下,是待苻丕自走,以报秦王向日厚待之恩。

今苻丕困之极矣,若我不以粮米相助,不遣军马攻秦,则苻丕势穷,必然降燕。

邺都一旦落入燕军之手,以慕容垂用兵之能,则何年可得!

故我以军粮相助,并与秦军联手大破燕军之后,苻丕势弱不敌,必不敢失信于我,定让出邺都,引军西归。

我唾手而得邺都,则河南之地便可据而有之,如此中原底定十之,以此复我旧地,一统江山,亦非痴人说梦也。

桓石虎及诸将听罢拜服:将军神见,我等不及!

谢玄分说明白,即派刘牢之、滕恬等将,率二万人马救援邺城,二将领命而去。

徐成运粮米回至邺城,恐为燕军所劫,先遣部将进城报于苻丕,约期接应进城。

苻丕因燕军不围西门,故派兵出西门将徐成兵马迎进,盘点军粮,给散各营。

因见粮米足支半年,不由大喜,遂问徐成:虽得粮米可支数月,但未审救兵何日得至,共破燕军之围耶!

徐成答道:谢玄许诺当即兵来救,我且只管保守城池可也。

苻丕然之,于是调拨兵马,昼夜加紧固守。

时有东胡人王晏以兵占据馆陶,扬言为邺城声援,欲引军来救苻丕。

燕王慕容垂因而大怒,遣太原王慕容楷及陈留王慕容绍前往击之。

二王引兵而去,至于途中,慕容楷对慕容绍说道:今我大业始创,四方人心未安。

我宜绥之以德,不可震之以威。

乃出屯辟阳,使慕容绍往馆陶来说王晏:燕王大兵至此,长乐公犹不能守邺,将欲奔走长安,料此馆陶小城内无粮草,外无救兵,安能守之?将军不如早降,不失封侯之位。

王晏思索半晌,于是举城纳降。

王晏既降,周围氐夷降者数十万口。

慕容楷于是留其老弱,收其丁壮者近十万口,引归邺城。

慕容垂大喜道:你兄弟二人才兼文武,智勇兼备,足以承继先王之志,复兴大燕!

于是兵势大盛,邺城愈见孤力难支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