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四集 荡平凉州(6 / 9)

加入书签

p>

代兵大败而走,各奔走入城,闭门不敢再出。

代王闻报西部军大败,乃问东部大人:秦兵势大,难以拒敌,此事奈何?

东部大人答道:大王勇猛,天下无敌,奈今贵体有伤,只得避他一避。

不如引国人前往阴山,招集败亡士卒,待大王疮疾完好,再来与战不迟。

拓跋什翼犍有伤在身,遂纳其谏,率领各部北撤,越过漠北,避于阴山。

立足未稳,却逢高车部各族反叛,四面侵犯,什翼犍只得越过漠南,筑城扎营以居。

至此代王流亡在外不能还国,思之不由潸然涕下。

忽阶下一人挺身而起:大王勿需悲,某有一计,可解目前之危,并使全族还国。

字幕:左长史燕凤,字子章,代国人。

自幼好学,博综经史,明习阴阳,并善说辞。

代王收泪问道:卿有何妙策?可言之。

燕凤:秦兵势大,何以退得?某闻秦王宽容大度,不如请降,然后别作他图。

若以力拒之,彼手下猛将如云,灭强燕平西蜀,复亡凉国,战无不胜,我绝非其敌。

大王今可作表,令臣持表入于长安,奏请称为藩臣,则秦王必抽回大军,我王便可还于代国矣。

代王:此计大妙。

只是卿此去求降,休失了我代国志气,使秦王小觑。

燕凤:大王放心。

臣此去若有小失,亦无面目再归见大王,难回故土矣。

代王于是作表,并搜重礼一担,使燕凤引十个随从绕道南下,前赴长安。

燕凤星夜赶到长安,先见太尉权翼等朝中重臣,各送重礼,收买已罢。

次日早朝,权翼出班奏称:北代王拓跋什翼犍遣左长史燕凤来朝,奉表称藩,愿降我大秦,现在殿外恭候。

秦王笑道:此必是抵不过我大军,故来称藩,以解兵厄也。

令唤代王使者入见。

燕凤奉命上殿,登阶拜舞已毕,呈上代王表文。

秦王览毕,笑问燕凤:孤对代王只是闻名,未曾相见,卿试言你家代王拓跋什翼犍,究是何如人也?

权翼在旁大使眼色,暗未伏低谨言。

燕凤故作不见,昂然答道:代王宽和仁爱,经略高远,威震边北,抚有漠南,有并吞天下之志,统一之心,乃一时雄主也。

秦王笑道:偏是屡败之人,好为大言。

卿等北人胡裘轻马,并无刚甲利兵,敌弱则进,敌强则退,安能并兼中国?卿如此奖赞汝主,莫非太过?

燕凤奏道:臣来求和,犹不敢大言,乃示之谦逊耳。

我北人壮悍,皆能持矛上马如飞,无论男女且均善射。

我代王雄俊,率服北土,控弦百万,号令若一。

军无辎重樵炊之苦,轻行捷,因敌取资,一旦作战,此南方所以疲弊,北方所以常胜也。

秦王又问:你北国兵马共有多少?

燕凤答道:控弦之士数十万,战马一百万匹。

秦王笑道:卿言人众可矣,说马何其太多?

燕凤答道:云中全川自东山至西河二百余里,北山至南山一百五十里。

每岁孟秋,马常大集满川。

以此推之,臣之所言之数犹未尽也。

秦王大笑:北地如卿之才者,尚有几人?

燕凤答道:代国虽然偏僻,聪明仁智者数百人,如臣侪之辈,车载斗量,不可胜数。

秦王又问:既如卿所说,代王英武,将多军足,则何以退避阴川,使卿前来降孤?

燕凤答道:陛下有高于天下之志,我主有统朔四方之能。

我王惟恐蛟龙相斗,鱼鳖受刑,不忍军民死于无辜,是故暂避阴山;遣臣请藩,结为唇齿,是为保境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