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集 桓温欺君(4 / 9)

加入书签

崩,趁此机会,便请二位皇叔经略洛阳之地,可乎?

慕容恪:陛下何故忽此念?

燕主:洛阳乃关中要地,向为赵汉所据,故晋军偏缩于江东,数十年不能得北渡汉沔。

我若不取,一旦为晋军复得,派兵屯守,实为我心腹之患,睡不安枕。

今彼国丧,朕欲请二叔为我谋之,不知若何?

慕容恪再拜奏道:臣等受先帝托孤之重,敢不效犬马之劳!

臣欲取中原久矣,只是不得帝命。

今既陛下有旨,臣等愿取洛阳,以报先帝顾托之恩。

于是辞帝下殿,点十万大军,使吴王慕容垂为先锋,杀奔洛阳而来。

洛阳守城将领沈劲闻说燕兵犯境,忙使偏将军杨钦点起城中氐兵五千之众,大开城门,驱兵出迎。

燕军阵内总督先锋慕容垂亲自出战,杨钦不敌,兼且兵少,于是大败。

杨钦不敢回城,收拾残军,一直走还江南。

燕太宰激励众将,身先士卒,齐力攻克洛阳。

前锋擒执沈劲至营,慕容恪亲招其降,沈劲凛然不屈,只求死。

慕容恪因见沈劲相貌奇异,钦佩他是个英雄,便欲赦之。

将军慕舆虔道:沈劲虽是奇士,观其志度,终不为人所用。

若是太宰今日放他归南,若引兵复来报仇,则必非我国守将能敌,反生后悔,不如成全其报国之志。

慕容恪无奈,只得忍痛杀之。

燕军既克崤渑,关中由是大震,秦王苻坚自引大军屯于陕城,以作防备。

慕容恪乃以慕容筑镇守金镛,慕容垂镇守鲁阳。

自振师还邺,叹谓僚属:某前平广固,不能济辟闾蔚;今定洛阳,使沈劲为戮;虽皆非本情,实有愧于四海。

杨钦败还江南,上表朝廷请罪,并报主将为国尽忠之事。

晋帝褒嘉沈劲之忠,赠谥为东阳太守。

为加强关中武备,又诏司马勋任征虏将军、监关中军事,兼任西戎校尉,并封通吉亭侯。

司马勋为政暴虐残酷,嗜杀成性。

凡治中、别驾以及州内豪强大族,只要说话不合其心意,就当场命令将其斩示众,有时则亲自引弓,将其射死于座中,类于前秦苻生作派。

关中及河西各郡县官,对其凶虐极以为忧。

司马勋欲占蜀地,效李特父子割据称王,因忌惮益州刺史周抚善战,方未轻举妄动。

桓温听闻风声,于是极力安抚,并使其子司马康任汉中太守。

司马勋不为所动,反而以为又得汉中,更增自己势力,于是愈更厉兵秣马,待时而动。

并频频派出细作,往成都打探消息,预备一旦有机可乘,便自汉中入川。

兴宁三年二月,益州刺史周抚去世。

晋帝使其子周楚承袭父爵,任益州刺史。

周抚在益州三十余年,甚有恩惠于百姓,民咸感其德,乃皆拥护其子为主。

细作自蜀中归汉中,报于司马勋,说周抚已死。

司马勋大喜,于是扯起反旗,于十月起兵反叛朝廷,引兵万余来攻成都。

梁州别驾雍瑞、西戎司马隗粹恳谏,司马勋不听,反将二人并皆诛杀。

于是自称梁益二州牧、成都王,十一月兵进剑阁,攻打涪城。

西夷校尉毋丘暐不敢与战,弃城逃跑。

司马勋乘胜举兵大进,包围成都。

益州刺史周楚大惧,急遣使至建康向朝廷告急。

桓温闻司马勋叛乱,亦命鹰扬将军、江夏相朱序为征讨都护,派其率军前去救援周楚。

字幕:朱序,字次伦,义阳平氏人,东晋名将益州刺史朱焘之子。

朱序领命,引兵一万五千,自江夏经由巴郡入蜀,逶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