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集 赵王僭位(3 / 8)
>
太傅杨骏诛夷三族,潘岳亦在被诛之列,幸得好友公孙弘救之,迁为长安令。
其后因与石崇附会贾谧,又迁升黄门侍郎。
贾谧喜好文学,开阁延宾。
渤海石崇、欧阳建,荥阳潘岳,吴会陆机、陆云,齐国左思,中山刘舆、刘琨等名士皆归附之,常饮宴于石崇金谷园中,号曰金谷二十四友。
潘母见此,常作规劝:我儿虽然多才,但性轻躁,容易惹祸上身;今又趋赴世利,与贾谧等人结党,此丧身之本也。
潘岳:不劳母亲忧心,孩儿受教。
潘母:我儿若能急流勇退,虽然不做显官,家中积蓄亦可安度此生,有何不可?
潘岳:喏,孩儿谨遵母命。
口中虽然如此应喏,然而始终不改其谄媚之性。
闪回结束。
欧阳建来到洛阳,面见潘岳,呈上舅父石崇书信。
欧阳建:那孙秀是个卑鄙人,今索取绿珠不成,其后必欲谋害我舅父,并诛连亲朋好友。
明公及贾谧等金谷二十四友,自也难免。
望公设谋自保,先下手为强。
潘岳:此言是也。
公且回报令舅,某自然全力谋之。
欧阳建施礼道劳,告辞而去。
潘岳为救同党,更为自己性命,便依石崇所,来见淮南王司马允。
司马允:潘公久不登我门矣。
潘岳:自皇后被害,我等动辄得咎,因此不敢串门。
今冒死来拜,是望大王救命也。
司马允:何出此言?
潘岳:赵王能除贾氏一族者,全凭齐王、梁王及大王三位殿下合力助之也。
今一旦成功,便委功臣于脑后,且每行骄纵僭越,与孙秀独揽朝纲,篡逆之心人皆尽知。
司马允:量一区区孙秀,有何能为。
潘岳:大王之言是也。
那孙秀何人,当此大位?其不过下人吏,并曾为家父下属。
当时某因不惯其为人狡黠,常加鞭挞,为其深恨;且闻大王亦曾面斥其非,以彼人睚眦必报心性,定皆怀恨在心。
今孙秀得势,某闻其正在罗织罪名,谓臣和石崇阿附大王,欲同谋逆反,齐王、梁王殿下等亦在名单之郑
司马允:撮尔犬豕辈,安敢如此猖獗!
潘岳:殿下与齐王今握重兵,何不趁先图之?
司马允:某早有此意,待与齐王谋之。
卿宜秘之,幸勿与他人言。
潘岳领诺,告辞而出。
镜头转换,次日清晨,皇帝登殿升朝。
潘岳上朝,恰在朝堂上遇见孙秀,欲探其口风态度,于是问道:孙公与某乃是故交,不比他人。
今既同殿为臣,犹忆畴昔交结周旋之事否?
孙秀见潘岳提起往事,恼怒不堪,且听其话风中语含挑逗,遂切齿答道:中心藏之,何日忘之!
公昔日之赐,尝思加倍以报。
潘岳心中一颤,自知不免受其报复,惟愿淮南王尽早与齐王商议停当,抢先动手。
孙秀见潘岳讪讪走开,回思其这话问得奇怪,忽然联想到前番向石崇索取绿珠遭拒之事,又知金谷二十四友之交,不由大吃一惊,立刻明白潘岳之意。
想通此节,孙秀不由吓出一身冷汗。
于是随众列班,无心议论朝政;待散朝之后,径至赵王府邸,风风火火,闯入内堂。
赵王:孙卿来矣。
因何举止慌张,面色不正?
孙秀:大王,祸事将要临头矣。
赵王:卿何出此言?
孙秀:臣今日上朝,偶遇潘岳,以言辞探我。
臣见其提及以往旧事,且目光闪烁,显是心怀鬼胎,欲对我君臣大不利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