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九集 战神文鸯(3 / 8)

加入书签

嘱道:当年董承为朕祖武皇帝诛灭,盖为机事不密也。

卿等须谨细,勿泄于外。

三人立誓允诺,辞帝而出,至东华门左侧,正见司马师数百甲士,迎面而来。

原来宫中内侍安有司马师耳目,早将君臣密议之事告。

司马师笑道:你三人好大胆,欲谋害朝廷大臣!

夏侯玄:焉有此事?大将军不可听人诬告。

司马师:泪眼尚红,如何抵赖!

即命武士搜检,于张缉身畔搜出龙凤汗衫血诏。

视其诏曰:司马师弟兄共持大权,将图篡逆。

所有诏制,皆非朕意。

各部官兵将士可同仗忠义,讨灭贼臣,匡扶社稷。

司马师勃然大怒,立即令将三人腰斩于市,灭其三族。

行刑完毕,便率禁军直入后宫,来见魏主曹芳,按剑斥道:臣父立陛下为君,功不在周公之下;臣事陛下,亦与伊尹何别?今反以恩为仇,以功为过,欲与臣谋害臣兄弟,何也?

袖中取出汗衫,掷之于地。

曹芳魂飞外,跪地求告:朕合有罪,望大将军恕之!

司马师扶起曹芳,道:国法不可废也。

令将张皇后捉出,至东华门内用白练绞死;又将曹芳软禁宫中,不使出入。

次日早朝,司马师大会群臣,道:主上荒淫无道,亵近娼优,听信谗言,闭塞贤路,不能主持下。

某谨按伊尹、霍光之法,别立新君,以保社稷,诸公以为如何?

众臣恐惧万分,异口同声应道:大将军行伊、霍之事,应顺人,谁敢违命?

司马师遂同众官入永宁宫,奏闻太后:今上无道,合当废除。

太后不敢驳回,即宣懿旨:曹芳年长而不亲政,沉迷女色,废弃讲学,弃辱儒士,与优人淫乱作乐,拒纳忠谏,不尽太后丧母之礼,罪不可恕。

今依霍光故事,废曹芳帝位,复封齐王,纳还国宝。

高贵乡公曹髦,乃文皇帝之孙;温恭克让,立之为君。

曹芳听罢太后黜旨,当即纳还玉玺,以臣礼参拜新君曹髦,引家眷出宫,乘王车大哭而去。

只有数员忠义之臣,含泪出殿相送。

字幕:高贵乡公曹髦,字彦士,文帝曹丕之孙,东海定王曹霖之子。

曹髦当日领受郭太后垂训,受登极大礼。

改嘉平六年为正元元年,大赦下。

遂下诏命:假大将军司马师黄钺,入朝不趋,奏事不名,带剑上殿,如当年高祖武皇帝辅汉故事。

文武百官,各有封赐。

画外音:曹芳被废,早有先兆。

正始六年之时,曹芳一时心血来潮,曾令巧匠铸造一把宝剑,自此常常佩带,有一无故失踪,只有空海司马炎代魏称帝后,改封曹芳为邵陵县公。

晋泰始十年,曹芳病逝,终年四十三岁,谥号为厉公。

镜头转换,正元二年正月,淮南寿春。

曹芳被废,镇东将军毋丘俭闻而大怒。

于是联合扬州刺史文钦,兴兵讨伐司马师。

字幕:毋丘俭,字仲恭,河东闻喜人,父毋丘兴曾为武威太守。

文钦,字仲若,沛国谯县人,父文稷原为曹操部下骑将。

毋丘俭将文钦邀入后堂,设宴相待,席间流泪道:我等皆魏国忠臣,大将军曹爽门下。

今司马师专权废主,地反覆,安得不令人伤心耶!

文钦道:某前日见有彗星数十丈,跨过西北空,始于吴、楚分界,正应于寿春,此大吉之兆也。

都督若肯仗义讨贼,某愿舍死相助。

某子文鸯有万夫不当之勇,可为先锋。

毋丘俭大喜:公即愿相助,某再请镇南将军诸葛诞起兵为应,大事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