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二集 故人院落(4 / 7)

加入书签

来,以免似当年急追刘备,致有赤壁之败。

兵出未远,忽于马上望见一簇林木,极其茂盛,即问行军向导:簇何名?

向导答道:地名渭丰镇,距长安五十里。

曹操听了,暗自沉吟思索。

似是忽然想起一个故人,但又朦胧不清。

行军主薄司马懿忽道:魏王,那林木之间,乃蔡邕庄也。

某当年随父在长安为官,先父曾领我来拜蔡中郎为师,习学易经三年。

曹操大悟:不是仲达提起,孤几乎忘却。

今庄园并未空废,现有蔡邕爱女蔡琰与其夫董祀居此。

既仲达与蔡伯偕旧有师生之谊,当随某进庄一拜。

即令兵马先行,自携司马懿及杨修进庄。

因杨修之父太尉杨彪,亦与蔡邕交情莫逆。

字幕:蔡琰,字文姬,侍中蔡邕之女。

因受其父家传,自幼博学多艺,精通音律。

镜头闪回,叙述蔡琰经历。

蔡邕死于王允之手,蔡琰便嫁河东卫仲道,不久夫亡,乃归母家,与寡母艰难度日。

又逢李傕郭汜大乱,南匈奴兵犯长安,回兵时于城郊大掠。

文姬母亲死于此难,本人也为匈奴所虏,归于南匈奴左贤王,长居匈奴十二年之久。

曹操远征平定乌桓,从贡献使者口中得闻文姬下落。

念在好友蔡邕无后,遂以金璧珠宝将文姬从左贤王处赎回,再为其择嫁才子董祀。

董祀因事将被斩,文姬求告无门,只得借乘丈夫友人车马,星夜到许都去求曹操。

曹操正在大宴宾客,公卿大夫坐满一堂。

听蔡文姬求见,未知何事,即对在座诸公道:蔡伯偕之女在外,才名冠绝下,今为诸君见之!

即命请文姬上堂晋见。

蔡文姬随门官上堂,不顾满堂公卿在座,跪拜下来,讲清丈夫犯事缘由,请曹司空法外施恩相救,语意哀婉,闻者皆为之鼻酸,交相诧叹不已。

曹操道:你所之事情有可原。

但文状已,如之奈何?

蔡文姬见曹操口气松动,再拜恳求:明公厩中良马万匹,虎士成林。

何惜疾足一骑,而不济垂死一命乎?

罢痛哭。

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交情,又想到蔡文姬悲惨身世,立即派人快马加鞭,追回文状,宽宥董祀死罪。

文姬见曹操派使者快马去了,这才止住悲泣,再拜谢恩。

曹操出赦书,见蔡文姬在此严冬季节蓬跣足,心中大为不忍。

命人取头巾鞋袜,令其更衣,并让其在董祀未归之前,先留居自己家郑

一次闲谈之中,曹操起蔡中郎家中藏书颇丰,语气间极为羡慕。

文姬答道:家中原有四千卷书,几经战乱,全部遗失。

依妾所记,当可默忆四百卷。

曹操大喜过望:既然如此,可命十名书吏,到尊府抄录如何?

蔡文姬答道:男女有别,授手不亲,若命书吏至妾府下,礼法不宜。

乞给纸笔,妾亲为明公默写出来,真草字体,但唯尊命。

曹操大奇,即命付予纸笔。

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余篇,文无遣误。

曹操与朝中众文士但闻此事者,皆大惊,以为神女。

蔡琰才艺卓绝,最擅韵律。

年方六岁,闻父蔡邕夜教司马懿弹琴,遂在门外偷听。

司马懿初学弹琴,手指僵硬,琴弦忽断一根。

蔡琰在门外喊道:羽弦断啦!

蔡邕大为惊奇,以为女碰巧对,又使司马懿复弹,故意挑断一根。

蔡琰在门外又喊:商弦又断啦。

蔡邕令爱女进屋观之,果然中所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