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六集 单刀赴会(1 / 7)

加入书签

法正为官循私,被人控诉于军师孔明。

孔明道:昔我主公困守荆州,北畏曹操,东惮孙权,近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。

全赖法孝直为之辅翼,遂有西川,无人可制。

今奈何禁止孝直,使不得稍纵其意?

法正闻之,惭愧不已,自行敛戢。

刘备见孔明将四十州布防停当,想起前番吕蒙袭取长沙、桂阳之事,便与孔明、法正商议道:孤要亲自率军出川,见孙权理,并取回孙夫人,以正国母之位,公等以为如何?

孔明笑道:主公今掌益州,迥非昔日可比,足令曹操哀叹,孙权悚惧。

若兵锋南指,长沙二郡自是完璧复归。

至于孙夫人,已回江东,恩断义绝,又有何恋?我若平定下,那孙权若不臣服,便是敌国。

以孙夫人性情之强,便如榻上睡一敌国,诚可忧怖,不回来也罢。

某举一女,性情贤淑,定称国母之位。

刘备细思孔明所论,果然不错;又闻有女如此,急问道:不知是哪家名媛?

孔明:便是吴懿令妹。

吴氏兄妹早年丧父,因其父与刘焉交情深厚,为避中原之乱,因此全家跟随刘焉来到蜀地。

刘焉时闻相者有云,吴氏有皇后之相,故为长子刘瑁纳聘,娶为儿妇。

未几其子丧亡,看来无此福分消受也。

某亦曾讨其庚辰八字算过,果有皇后之象。

且吴氏为蜀中大族,姻亲故旧遍于诸侯,主公若娶此女,西川士族必争相归附。

刘备听吴氏有皇后之相,不由吓了一跳,心想若是娶了此女,自己岂不是要做子?因不知孔明此言用意,故作沉吟道:某与刘瑁同族,若娶其孀妻,莫非不妥?

法正在旁听了良久,此时趁机进言:若论远近亲疏,主公与那刘瑁,何如晋文公与子圉之近?娶之无碍,诚为佳偶成。

刘备听了,又看孔明,见他不似做假,只得答允。

孔明即令法正为媒,前往吴府之,替主公下聘,先纳吴氏为夫人。

于是成都大办喜事,刘皇叔年近花甲,气势昂昂,再做新郎。

喜期即过,这日玄德正与孔明在府中闲叙,门官入报:二君侯关云长遣关平前来。

刘备闻报大喜,急宣入见。

关平上堂,向大伯及军师分别施礼,替父亲拜谢所赐金帛,并呈父亲书信,请问起兵伐吴,夺还长沙、桂阳之事,如何决断。

玄德观罢书信,良久不语。

关平又道:我父知马助伯父夺了益州,立有大功,又闻其武艺过人,要入川来与之比试高低。

教就禀告伯父与军师,请令定夺。

玄德大惊道:我二弟忠义参,令下敬畏,但有一个毛病,从不让人为先。

若云长果然非要入蜀与孟起比试,两虎相斗必有一伤,且此后势不两立,我大事危哉。

孔明暗道:这哪里是要在武艺上分个高下?分明是要在官爵上论个先后。

因关羽虽然此次封侯,马未封,但人家是名将世家,历代为汉室把守西凉,早被世人视为世袭公侯。

你恐自己是贩枣商贩出身,今虽与马并列,其未见得服你,故此要比武也。

于是笑道:无妨。

某素知云长脾性,自作书回之,令其定息与马孟起争执之念,安心镇守荆州。

主公便可筹备兵马,随后出川,与孙权商量讨回长沙可也。

随即作书一封,付关平,星夜复回荆州。

关平回至荆州,见到父亲,先伯父随后兵出川,与孙权争论讨取长沙之事。

云长问道:我欲与马孟起比试武艺,你曾与伯父及军师否?

关平答道:亦曾来,军师有回书在此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